四十(1 / 3)

奢靡隻愛學南邦,學得南邦未算強。留取三分淳樸意,與君攜手入陶唐。

○碑文

濰縣永禁煙行經紀碑文

乾隆十四年三月,濰縣城工修訖,譙樓、炮台、垛齒、睥睨,煥然新整;而土城猶多缺壞,水眼猶多滲漏未填塞者。五六月間,大雨時行,水眼漲溢,土必崩,城必壞,非完策也。予方憂之。諸煙鋪聞斯意,以義捐錢二百四十千,以築土城。城遂完善,無複遺憾,此其為功豈小小哉!查濰縣煙葉行本無經紀,而本縣蒞任以來,求充煙牙執秤者不一而足,一概斥而揮之,以本微利薄之故;況今有功於一縣,為萬民保障,為城闕收功,可不永革其弊,以報其功、彰其德哉!如有再敢妄充私牙與稟求經紀者,執碑文鳴官重責重罰不貸!

文昌祠記

文雲乎哉!行雲乎哉!神雲乎哉!修其文,懿其行,祀其神,斯得之矣。濰城東南角,舊有文昌帝君祠,竦峙孤特,翹然為青龍昂首,闔邑之文風賴焉。乾隆年來,日就頹壞。今若不葺修,將來必致一磚、一瓦、一木、一石而無之矣。諸紳士慨然捐助,以複舊觀,並覓一妥貼精幹之人,以為朝夕香火、塵埃草蔓掃除之用;誠盛舉亦要務也。既已妥侑帝君在天之靈,便當修吾文、懿吾行,以付帝君司掌文衡之意。昔人雲:拜此人須學此人,休得要混賬磕了頭去也。心何為悶塞而肥?文何為通套而陋?行何為修飾而欺?又何為沒利而肆?帝君其許我乎!濰邑諸紳士,皆修文潔行而後致力以祀神者,自不與齷齪輩相比數。本縣甚嘉此舉,故愛之望之,而亦諄切以警之,是為民父母之心也。乾隆十五年,歲在庚午二月初十日,杏苑花繁之際。

城隍廟碑記

乾隆十七年歲在橫艾灘、月在蕤賓,知濰縣事板橋鄭燮撰並書。一角四足而毛者為麟,兩翼兩足而文采者為鳳,無足而以齟齬行者為蛇,上下震電,風霆雲雷,有足而無所可用者為龍,各一其名,各一其物,不相襲也。故仰而視之,蒼然者天也;俯而臨之,塊然者地也。其中之耳目口鼻手足而能言、衣冠揖讓而能禮者,人也。豈有蒼然之天而又耳目口鼻而人者哉?自周公以來,稱為上帝,而俗世又呼為玉皇。於是耳目口鼻手足冕旒執玉而人之;而又寫之以金,範之以土,刻之以木,琢之以玉;而又從之以妙齡之官、陪之以武毅之將。天下後世,遂裒裒然從而人之,儼在其上,儼在其左右矣。至如府州縣邑皆有城,如環無端,齒齒齧齧者是也;城之外有隍,抱城而流,湯湯汩汩者是也。又何必烏紗袍笏而人之乎?而四海之大,九州之眾,莫不以人祀之;而又予之以禍福之權,授之以死生之柄;而又兩廊森肅,陪以十殿之王;而又有刀花、劍樹、銅蛇、鐵狗、黑風、蒸鬲以懼之。而人亦裒裒然從而懼之矣。非惟人懼之,吾亦懼之。每至殿庭之後,寢宮之前,其窗陰陰,其風吸吸,吾亦毛發豎栗,狀如有鬼者,乃知古帝王神道設教不虛也。子產曰:《凡此所以為媚也,愚民不媚不信。》然乎!然乎!濰邑城隍廟在縣治西,頗整翼。十四年大雨,兩廊壞,東廊更甚,見而傷之。謀葺新於諸紳士,鹹曰:《俞。》愛是重新兩廊,高於舊者三尺。其殿廈、寢室、神像、鼓鍾徇堅以煥,而於大門之外,新立演劇樓居一所。費及千金,不且多事乎哉!豈有神而好戲者乎?是又不然,曹娥碑雲:《盱能撫節安歌,婆婆樂神。》則歌舞迎神,古人已累有之矣。詩雲:《琴瑟擊鼓,以迓田祖。》夫田果有祖,田祖果愛琴瑟,誰則聞知?不過因人心之報稱,以致其重疊愛媚於爾大神爾。

今城隍既以人道祀之,何必不以歌舞之事娛之哉!況金元院本,演古勸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樓,亦不為多事也。總之,慮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人而神者也,當以人道祀之;天地、日月、風雷、山川、河嶽、社稷、城隍、中留、井灶,神而不人者也,不當以人道祀之。然自古聖人亦皆以人道祀之矣。夫繭栗握尺之牛,太羹元酒之味,大路越席之素,瑚璉箐願,以致其崇極雲爾。若是則城隍廟碑記之作,非為一鄉一邑而言,直可探千古禮意矣。董其事者,州同知陳尚誌、田廷琳、譚信、郭耀章,諸生陳翠,監生王爾傑、譚宏。其餘蠲資助費者甚夥,俟他日摹勒碑陰,壽諸永久,愚亦未敢惜筆墨焉!

鄭板橋年譜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 一六九三 一歲

十月二十五日子時,板橋誕生於江蘇興化東門外古板橋。

《鄭板橋年表》載:《先生姓鄭氏,名燮,字克柔,號板橋,興化縣人。先世居蘇州,明洪武間始遷居興化城內之汪頭。曾祖新萬,字長卿,庠生。祖湜,字清之,儒官。父之本,字立庵,號夢陽,廩生,品學兼優,家居授徒,先後數百人。母汪夫人,繼母郝夫人。叔之標,字省庵,生子墨,字五橋,庠生。》

是年,畫家八大山人(一六二六~一七○五)六十八歲、石濤(一六四二~一七○七)五十二歲、華岩(一六八二~一七五六)一十二歲、高鳳翰(一六八三~一七四九)十一歲、汪士慎(一六八六~一七五九)八歲、李(一六八六~一七六二)八歲、金農(一六八七~一七六四)七歲、黃慎(一六八七~?)七歲、高翔(一六八八~一七五三)六歲。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 一六九四 二歲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 一六九五 三歲

五月,康熙帝巡視新堤及海口運道。

是年,李方膺(一六九五~一七五五)生。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 一六九六 四歲

板橋母汪夫人病逝。乳母費氏育之。

板橋自稱:《我生三歲我母無。》(《七歌》)又稱:《燮四歲失母,育於費氏。》(《乳母詩·序》)據此,板橋三四歲時,其母去世。

二月,康熙帝出獨石口親征噶爾丹。五月,昭莫多之戰,噶爾丹敗。

是年,杭世駿(一六九六~一七七三)生。

康熙三十六年丁醜 一六九七 五歲

板橋父約於是年繼娶郝夫人。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 一六九八 六歲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 一六九九 七歲

是年,因生活所迫,乳母費氏悄然離開鄭家。

二月,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五月回。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 一七○○ 八歲

康熙四十年辛巳 一七○一 九歲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一七○二 十歲

是年,乳母費氏返歸鄭家。

《乳母詩》:《後三年,來歸侍太孺人,撫燮倍摯。》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 一七○三 十一歲

是年,乳母子俊任操江提塘官,屢迎母,其母因板橋及其祖母不忍去。

《乳母詩》:《方來歸之明年,其子俊得操江提塘官。屢迎養之,卒不去,以太孺人及燮故。》

正月,康熙帝第四次南巡;三月回。

十月,康熙帝西巡至西安;十二月回。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 一七○四 十二歲

約於是年就讀於真州毛家橋。

《為馬秋玉畫扇》:《餘少時讀書真州之毛家橋,日在竹中閑步。潮去則濕泥軟沙,潮來則溶溶漾漾,水淺沙明,綠蔭澄鮮可愛。時有鰷魚數十頭,自池中溢出,遊戲於竹根短草之間,與餘樂也。》

按:王氏《鄭板橋年譜》係於康熙四十一年(一七○二年)板橋十歲時;而《鄭板橋年表》則係於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年)板橋一七歲時。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 一七○五 十三歲

正月,康熙帝第五次南巡至杭州;閏四月回。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 一七○六 十四歲

繼母郝夫人去世。

《七歌》:《無端涕泗橫闌幹,思我後母心悲酸。十載持家足辛苦,使我不複憂饑寒。時缺一升半升米,兒怒飯少相觸抵。伏地啼呼麵垢汙,母取衣衫為前洗。嗚呼三歌兮歌彷徨,北風獵獵吹我裳。》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 一七○七 十五歲

正月,康熙帝第六次南巡;五月回。

十二月,江南大旱。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 一七○八 十六歲

是年,師從陸種園震先生學填詞。

《重修興化縣誌》卷八,《人物誌》,《文苑》:《陸震,字仲子,一字種園。廷掄子。少負才氣,傲睨狂放,不為齪齪小謹。宋塚宰犖巡撫江南,期以大器。震澹於名利,厭製藝,攻古文辭及行草書。貧而好飲,輒以筆質酒家,索書者出錢為贖筆。家無儋石儲,顧數急友難。某負官錢,震出其先儀部奉使朝鮮方正學輩贈行詩卷,俾質金以償。後遂失之,某恧甚。震曰: “甑已破矣。 ”與其人交契如初。詩工截句,詩餘妙絕等倫,鄭燮從之學詞焉。所填甚夥,身後無子,稿半佚。同裏劉宗霈搜羅薈萃,屬休寧程某鋟版行世。》

按:一說於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年)師從陸震學填詞。

九月,廢皇太子允礽,懲處其黨羽。

康熙四十八年己醜 一七○九 十七歲

三月,複立允礽為皇太子。

康熙四十九年庚寅 一七一○ 十八歲

正月,命修滿漢蒙合璧《清文鑒》。

是年,清廷始修《康熙字典》。

康熙五十年辛卯 一七一一 十九歲

十月,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興。

是年,李、盧見曾中舉人;高鳳翰中秀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 一七一二 二十歲

二月,升朱熹於孔廟四配十哲之次。

九月,再廢皇太子允礽。

是年,清廷規定: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康熙五十年,即一七一一年人丁二四六二萬,丁銀三三五萬餘兩為準)。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 一七一三 二十一歲

二月,《南山集》案結,戴名世被處死。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一七一四 二十二歲

是年,開始繪畫創作。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題《墨竹圖橫幅》:《今年七十有一,不學他技,不宗一家,學之五十年不輟,亦非首而已也。》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 一七一五 二十三歲

是年,與同邑徐氏成婚。

秋,於北京甕山之漱雲軒書《小楷歐陽修秋聲賦軸》並作《跋》。

康熙五十五年丙申 一七一六 二十四歲

約於是年中秀才。

按:王氏《鄭板橋年譜》稱:一七歲《參加縣學考試取中秀才》。

閏三月,《康熙字典》纂成。

是年,袁枚(一七一六~一七九七)生。

程夢星告歸揚州,建筱園,立詩社。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 一七一七 二十五歲

堂弟鄭墨(號五橋)生。

《懷舍弟墨》:《我年四十二,我弟年十八。》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 一七一八 二十六歲

設塾於真州之江村。

《儀征縣續誌》卷六,《名跡誌》,《園》:《(江村)在遊擊署前。裏人張均陽築,今廢。興化鄭板橋燮嚐寓此,與呂涼州輩唱和,有聯雲: “山光撲麵因新雨,江水回頭為晚潮。 ”》

康熙五十八年己亥 一七一九 二十七歲

作《村塾示諸徒》詩於江村。

詩曰:《飄蓬幾載困青氈,忽忽村居又一年。得句喜拈花葉寫,看書倦當枕頭眠。蕭騷易惹窮途恨,放蕩深慚學俸錢。欲買扁舟從釣叟,一竿春雨一蓑煙。》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 一七二○ 二十八歲

康熙六十年辛醜 一七二一 二十九歲

是年,盧見曾中進士。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 一七二二 三十歲

板橋父立庵先生去世。

作《七歌》,感慨己之生平。

詩有曰:《鄭生三十無一營,學書學劍皆不成。市樓飲酒拉年少,終年擊鼓吹竽笙。今年父歿遺書賣,剩卷殘編看不快。爨下荒涼告絕薪,門前剝啄來催債。嗚呼一歌兮歌逼側,皇遽讀書讀不得!》

正月,舉行《千叟宴》。

十一月,康熙帝駕崩;其四子胤禎繼位,是為雍正帝。

十二月,以張廷玉為禮部尚書;詔速將《古今圖書集成》編纂成書。

雍正元年癸卯 一七二三 三十一歲

約於是年賣畫揚州,前後曆時十年左右。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十載揚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題畫·初返揚州畫竹第一幅》:《二十年前載酒瓶,春風倚醉竹西亭。而今再種揚州竹,依舊淮南一片青。》

是年,始與梅鑒和尚交往;作《賀新郎·送顧萬峰之山東常使君幕》詞二闋贈友人顧萬峰。

是年,令推行《攤丁入畝》政策。

雍正二年甲辰 一七二四 三十二歲

其子蕆兒約殤於是年。板橋作有《哭蕆兒五首》,以誌哀痛。

閏四月,命修《大清會典》。

是年,出遊江西,於廬山識無方上人。

是年,定《火耗歸公》製。

是年,杭世駿中舉人。

雍正三年乙巳 一七二五 三十三歲

四月六日,題《宋拓虞永興破邪論序冊》,主張《書法與人品相表裏》。

《壯陶閣書畫錄》卷二二,《宋拓虞永興破邪論序冊》:《書法與人品相表裏。方煬帝征遼時,世南草檄,袁寶兒顧盼殿上,帝佯優之,命賦一詩而罷,終身不複見用。及太宗皇帝定天下,乃起從之。卓為學者宗師,可不謂神龍出沒隱現,各得其時哉!士固有遇有不遇,藉使開皇之末,仍然五季,天下土崩,無複聖天子出,雖終其身蓬室樞戶可也,豈區區於仕進乎!夫區區仕進,必不完於煬帝時矣。今觀其所書《廟堂碑》及《破邪論序》,介而和,溫而栗,峭勁不迫,風雅有度,即其人品,於此見矣。昔有評右軍書雲: “位重才高,調清詞雅,聲華未泯,翰牘仍存。 ”吾於世南亦雲。題《破邪論序》後。時乙巳清明後一日。板橋鄭燮。》

第二次出遊京師,寓於慈寧寺。

《本朝名家詩鈔小傳·板橋詩鈔小傳》:《壯歲客燕市,喜與禪宗尊宿及期門、羽林諸子弟遊。日放言高談,臧否人物,無所忌諱,坐是得狂名。》

結交康熙帝第二十一子允禧(字謙齋,號紫瓊道人,封慎郡王,善書畫),甚相得。

《紫瓊岩詩鈔》卷中,《喜鄭板橋書自濰縣寄到》:《二十年前晤鄭公,談諧親見古人風。東郊係馬春蕪綠,西墅彈棋夜炬紅。浮世相看真落落,長途別去太匆匆。忽看堂上登雙鯉,煙水桃花錦浪通。》

作《燕京雜詩》三首,以表達自己的誌向。

詩曰:《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要錢。但願清秋長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偶因煩熱便思家,千裏江南道路賒。門外綠楊三十頃,西風吹滿白蓮花。碧紗窗外綠芭蕉,書破繁陰坐寂寥。小婦最憐消渴疾,玉盤紅顆進冰桃。》

由京師返揚後,成《道情》十首初稿。

《板橋書道情詞墨跡》(一九一九年石印):《乾隆二年人日,板橋書《道情》十首,跋雲: “雍正三年,歲在乙巳,予落拓京師,不得誌而歸,因作《道情》十首以遣興。 ”》

七月,立保甲法。

九月,以《維民所止》興查嗣庭獄。

是年,陳夢雷新製銅活字,印《古今圖書集成》。

是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奏請西南全麵推行《改土歸流》。

雍正四年丙午 一七二六 三十四歲

黃慎於是年書《道情十首》。

八月,中俄簽訂不平等的《恰克圖條約》。

雍正五年丁未 一七二七 三十五歲

是年,客於南通州(今南通市)。

雍正六年戊申 一七二八 三十六

歲春,讀書於揚州天寧寺,寫《四書》。

《四子書真跡序》:《戊申之春,讀書天寧寺,呫嗶之暇,戲同陸、徐諸硯友賽《經》□生熟。市坊間印格,日默三五紙,或一二紙,或七、八、十餘紙,或興之所致間可三二十紙。不兩月而竣工。雖字有真草訛減之不齊,而語氣之間,實無毫厘錯謬。固誦讀之勤,亦刻苦之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