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這一仗可算打出了大唐國威。
一個之前從未帶兵上陣的外交人員,一不向國家要錢、二不向國家要人、三不向國家要政策,隻帶領自己臨時拚湊起的一萬多雜牌軍,就橫掃了大半個印度半島。
如果不是《唐會要》、《通典》上言之鑿鑿,加上近代中日學者的大量考證,實在讓人難以相信,大唐的曆史上居然真的發生過這種“一人滅一國”的奇跡。
按照一般套路,得勝回國之後的王玄策自然是坐等升官發財的節奏。最開始,事情確實如此,李世民在聽到奏報後,當即封了王玄策一個從五品的散朝大夫。
然而令王玄策本人也沒有想到的是,終其一生他的官位也再沒提過半級,而且在正史之中,他連一個字兒的傳記也沒混上。
發生這種事倒不是因為大唐朝廷嫉賢妒能,而是因為王玄策在得勝之後幹了一件後來看來很多餘,當時看來很有必要的事。
他幫李世民在天竺找到了一個自稱能長生不老的僧人。
按照這個天竺僧人的自我介紹,他已經足足活了兩百多歲。我們當然知道,這純粹就是在漫天胡吹。
活兩百多歲的那不叫僧人,得叫妖人。
不過當時的李世民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因為在貞觀二十三年,他的健康狀況開始急轉直下。
所謂病急亂投醫,就算明知道這是個莆田係出身的大忽悠,李世民也寧願相信奇跡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但奇跡並沒有發生。那些所謂的長生不老藥不僅沒能讓李世民的身體出現好轉,反而成了終結他生命的毒藥。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四月,在距離長安城十幾公裏外的翠微宮中,李世民將原本在長安監國的太子李治召喚到了身邊。此時的他已經預感到,自己恐怕時日無多。
在這個時候選擇讓李治陪伴自己,其實便是對李治那個帝國未來繼承人身份的最後確認。與此同時,李世民還為李治物色了兩個顧命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
六年前,在廢立太子一事中,這兩人都是李治的鐵杆擁護者。此外,長孫無忌不僅是李治的親舅舅,還幾乎伴隨李世民征戰了一生。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是李治未來最可靠的輔佐人。
隻可惜,顧命大臣這個名頭聽上去很拉風,實際卻是個極容易出問題的身份。作為老皇帝死後,既得利益集團的最高代言人,他們注定會不遺餘力地維持朝廷原有的政治格局。而新皇帝為了強化自己的政治權威、建立自己的行政班底,必然又會去盡力打破那個舊格局。
所以曆史上,那些成為顧命大臣的人,成功的不是沒有,比如深受廣大群眾敬仰愛戴的諸葛孔明。但更多的要麼被殺,比如鼇拜、比如肅順;要麼謀逆,比如司馬懿、比如郭威;要麼死後被清算,比如霍光、比如張居正……
至於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未來究竟會走向哪個結局,至少在當時還沒人知道答案。
此刻迎來人生結局的隻有一個人——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