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必須實現六大轉換(2 / 2)

四是從主要靠對人的控製向主要靠技術的控製轉換。傳統的風險管理很大程度上還是盯住人,如何對流程程序進行控製、如何通過技術手段約束一些東西,運用得比較少。對此,要逐步加以改變。

風險是一種資源和財富,銀行正是通過經營風險來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平衡。風險管理是一門藝術,不同的理解會產生不同的管理深度。

五是從管理性風險控製向市場性風險管理轉換。過去往往依靠約束分支行、約束業務單元來控製風險,但實際上風險是一種資源和財富,銀行正是通過經營風險來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平衡,而不是簡單地控製和約束管理對象。一定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觀念,始於客戶,終於客戶。在這個過程中,風險管理部門要把管理資源運用到促進業務發展和為客戶服務上去。不能簡單地製約一切,而是運用好風險管理的手段,服務市場,服務一線。在流程中控製風險,提高質量效率,同時也不能遊離於業務流程之外,要服從於業務流程的要求。應強調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能把自己和業務部門放在一個對立麵,形成一條鴻溝。

實際上風險管理是一門藝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發揮,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運用,不同的理解會產生不同的管理深度。管理性風險控製主要立足於銀行內部控製和資源配置,而市場性風險管理則應更多地關注業務、市場、客戶經營所帶來的各種銀行風險,加以有效控製。

六是從以批發業務為主的風險管理架構向涵蓋批發、個貸、操作、行為管理的全麵風險管理轉換。中國的商業銀行都具有從對“單位”公司提供信貸服務而逐步發展成全功能商業銀行的曆史背景,時至今日,一講風險管理就往往不知不覺地陷入批發業務中去,但是作為首席風險官、風險總監、風險管理部門負責人,要有全麵風險管理的觀念框架。除公司業務之外,個人業務也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服務對象,會計崗位的操作風險將威脅到銀行工作人員的職業。按照巴塞爾協議所確定的風險管理框架,如何建立和完善全麵風險管理是中國銀行業的一道難題。大量的行為出軌(重大風險事件)同樣會威脅到銀行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