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要相信管理神話(2 / 2)

不要相信管理神話,同樣基於對事物發展常識的基本判斷:

第一,泡沫總是要破滅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因為人性的貪婪,人們都追逐高獲利的投資對象,即使價格已經明顯離譜,但仍趨之若鶩,同樣因為恐懼,人們又會在價格下跌的時候紛紛拋售,上演了一出出光怪陸離的泡沫故事。從遙遠的荷蘭鬱金香、英國南海事件,到近期的日本房地產、美國互聯網、次級貸款事件,舞台各不相同,但情節基本相似。一個個泡沫,無論多大、多鮮豔,最後的結局隻有一個——破滅。

企業同樣如此,管理者往往醉心於放大自己的成功光環,不斷擴大自己的經營領域和經營範圍,規模越來越大,直至超出自己的管理能力,以悲劇結束自己的舞台演出。

第二,凡是不能還原的,管理上就是不可持續的。在物理學中,有一個熵增高原理,這個原理說,一個自發的物理或化學過程總是向著熵增高的方向發展,分子有規則運動的機械能可以完全轉化為分子無規則運動的熱能,熱能卻不能完全轉化為機械能。這個原理啟示我們,一個過程如果不能還原,則最後的結果必然是毀滅。比如都江堰與三峽大壩兩個水利工程,一個是因勢利導,利用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造福川西平原;另一個是橫空出世,以超自然的形式斷江阻流,惡化了整個長江沿線的生態環境。銀行經營中同樣如此,貸款投放應如涓涓細流,收放自如,才是良性循環,否則有貸無回,銀行不可能持久經營。

一個多目標的方程組,往往無解。企業要想同時實現多個目標,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三,多目標追求往往無解。由於信息、時問、空間的限製,人們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當有多個目標追求時,要想同時實現多個目標,往往是不可能的。古語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這個道理。數學上也是這個原理,一個多目標的方程組,往往無解。承認有些事情無解,在管理上的啟示在於,銀行不會再迷信管理神話,保持一分客觀和理性,同時在承認無解的同時,另尋他途,抓住主要問題解決矛盾,往往能收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任何管理上的成功都是一點一滴、一招一式、一磚一瓦、一策一計,日積月累的奮鬥和探索所累積的管理智慧的結果。神話所呈現的巧合、心智、機敏、機遇、冒險等等,其實都是管理者周密計算的結果。

正因為沒有神話,就不應盲目崇拜偶像。越是能力強的領導者,越需要有效的製衡,以防他們誤用昨天的成功經驗(而不是運用智慧)去指導今天和明天的經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