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國在河北阜平晉察冀北方分局黨校第三期學習時的情況,現在能掌握的已經很少。能具體知道的是他的在校時間是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四〇年初夏。節振國在學習期間,他待人很謙虛,對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戰術問題的理論和《論持久戰》等軍事著作學習得很勤奮。
一九四〇年夏季,節振國在黨校學習結束,懷著喜悅的心情經平西回到了冀東。
這時,陳支隊已正式編為晉察冀軍區第十三軍分區第十二團,陳群是團長。原來的工人特務大隊也編入了十二團,紀振生在十二團任連長。陳群率領十二團回到了冀東,鞏固和發展豐潤、灤縣、遷安地區的遊擊根據地,周文彬回到冀東擔任了冀東部地委書記。
節振國回到冀東後,就匆匆趕到豐潤腰帶山去,軍分區司令部在那裏。
這是夏季,平原上滿滿地蓋上碧綠的青紗帳。晨曦中,遠處山嶺的輪廓,在蔚藍色的天幕下顯得更加清晰。東方的天色由淡青變成鮮紅,絢麗的朝霞,擁出一輪旭日,替原野抹上了一層金色。節振國趕了夜路,是在早上來到豐潤縣東北的腰帶山,找到了軍分區司令部的。
司令部裏剛散會,但緊張的氣氛尚未消失。節振國一看,熟人很多,周文彬、陳群、胡誌發等都在。周文彬依然穿得很破舊,也依然手裏拿著一個小煙袋,吧嗒吧嗒地抽黃煙。穿軍服的陳群顯得瘦了一些,比過去似乎更嚴肅、沉靜了。胡誌發還是老樣子,精明、鎮定。大家見他來了,都熱情地跟他招呼。周文彬還將十二團第一營的營長楊作霖介紹給他認識。楊作霖是個幹練、強壯的人,三十歲左右年紀。楊作霖是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過的原東北抗日聯軍的幹部,是新派到冀東來工作的。大家都同節振國親切地談起來。
原來,根據情報,日寇將要發動又一次的“掃蕩”。局勢很嚴重,因為集結在唐山的一股日軍已經由古冶到達榛子鎮增援豐潤,看情況日寇是企圖發動一次鉗形攻勢進犯腰帶山。陳群團長將率領第十二團迅速到灤縣下尤各莊埋伏,靈活機動地打阻擊,牽製、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司令部則準備轉移。
節振國剛學習回來,工作還沒有分配,但見陳群團緊急出發了,堅決要求也參加戰鬥,說:“這一帶我熟,無論哪座山,哪塊地、哪個村莊,我閉上眼都能把地形說出來。我要是跟陳團長一塊去,多少總會有點用的。”經過司令部負責同誌同意,他追上十二團的隊伍,一起去到下尤各莊。
天氣悶熱,十二團的楊作霖營埋伏在下尤各莊附近。地裏密密地長著髙粱。大家藏在青紗帳裏,烈日髙照,都汗如雨下。紀振生、關玉德、林子華、張惠等十二團裏原來工人特務大隊的老戰士們見到老節來了,都興髙采烈,鬥誌更髙。陳群團長也很髙興,連聲說:“我知道你會來的!我知道你會來的!”
看看已過中午,天越發悶熱,卻忽然刮起一陣熱風。黑壓壓的雲層從東邊一堆堆猛卷過來。隨著烏雲和熱風,瓢潑大雨就嘩啦啦地落了下來。節振國獨自冒著雨走上一個髙聞,憑借著樹叢遮掩向東南方向了望。東南方,是一大片在山野間的莊稼地,綠油油的莊稼遮住了道路。雨過天晴,仍舊沒有發現日寇的蹤跡。看看天時,估計已是下午兩點鍾光景,南邊山岡上的了望哨忽然作了緊急報告:“南麵出現了敵人。”
像閃電掠過天空,這消息立刻在全體戰士中傳達開去。
情勢緊張起來,每個戰士都在準備戰鬥。
陳群和節振國、楊作霖選擇的這塊地方,地勢很好。這兒東西兩邊都是亂石山;在山的中間,是一片比較平坦的莊稼地和一條小道。紀振生帶著一連戰士,布防在向東的山岡上,準備阻擊由東麵來進犯的敵人。在向南的山岡上,陳群親自同二連的指戰員在一起,企圖一麵堵擊住敵人通過,一麵引誘由南麵來進犯的敵人進入山口到山下的莊稼地裏,然後組織起強大的火力,消滅敵人。在山後的青紗帳裏,楊作霖同三連的戰士、指戰員在一起,準備消滅萬一突破了封鎖線的敵人。
緊張的局勢本來出現在南麵,節振國來到了這裏,同陳群團長在一起,可是突然東麵也出現了一股敵人。
節振國機靈地匍匐著身子,跳躍著到紀振生防守的山岡上,同紀振生臥倒在一起。
敵人越來越近,越看越清楚。節振國眼睛裏冒著怒火。狠狠地盯著敵人。他咬著牙,望望紀振生;紀振生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臉上的汗跟塵土沾成一片,正凝望著前麵。兩人都沒有講話。忽然聽到南麵響起了震撼人心的槍聲,節振國知道敵人已經入了袋口。再一看,正麵的這股敵人已經分散開來,有的隱入了青紗帳,有的彎著腰搜索前進,總數約莫有百把人。紀振生揮手髙喊:“打!”槍聲馬上劈劈啪啪地響了起來。
槍聲震動了田野,雙方都有傷亡,由較遠距離的射擊已經發展到短兵相接。節振國本來也用一支步槍射擊,這時索性把步槍一提,拔出駁殼槍就衝了出去。南麵的敵軍已經在潰逃,陳群團長正帶領了隊伍在追擊。東麵的這股敵人也開始在潰逃,但是敵人在左側占據了一塊機槍陣地,一挺機槍“突突”地發射著子彈,傷亡了我們一些戰士。節振國心如刀絞!看到機槍西邊是一塊髙粱地,還有兩棵大槐樹,他當機立斷,冒著彈雨竄進了那塊髙粱地,飛也似的兜到樹後,利用地形地物,一梭子駁殼槍子彈,打得鬼子的機槍手肌在地上動也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