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角度看,這世界確實可以分為兩個區域:印度和非印度。
印度這個國家太獨特,以至於在文化上能獨立成為區分或衡量世界的一個標準。
但這不意味著它是鐵板一塊的混一整體。
從內部看,印度本身就是足夠斑斕和多元的。
一個人在印度,不僅可以發現印度自身,還可能遇到波斯、阿拉伯、突厥……乃至歐洲。當然,還有一部分中國。究竟能辨認出多少,則有賴於各人的緣法與眼力。
至少有八種宗教存在於這個國家。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基督教、巴哈依教和拜火教。
在這些宗教之間——尤其是在膜拜神光的伊斯蘭教與崇尚幽玄的印度教之間——有一種優美的張力;盡管若趨於失控,就容易演變成暴力。然而衝突終究不是主流。
印度把這些複雜多元的因素調和在一起,成了它現在這個樣子,讓人很難用單一的詞彙去概括或標注它。
據說從旅行的角度,人們可以劃分成兩類:反複去印度的和從來不去的。前者食髓知味,後者緣分未到——卻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心動了。
生活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我不知道下一次去印度會在哪一天,但一定會再去。
我希望,再次訪問這個國家的時候,是漫步而非狂奔。
王十九
2013年4月1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