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謝謝好意!聽說你的琴已彈得很好。像是小虎說,還很有“氣魄”或“風格”,那就真難得!可不知彈《黃河》時是不是也應當如殷誠忠那個神氣?照我想,倒不一定要那麼樣子。因為我從電影上,看過當年世界名鋼琴家為波蘭總統的演奏(肖邦某一作品),神氣可十分從容,並不搖頭晃腦!所以希望你也和那個名手一樣,不必如裏斯特求在鋼琴本身以外表現效果!我倒以為儀態上越文雅從容,反而易給人較好印象!
兆和阿姨一生從不隨便動氣,去湖北湖田部搞重勞動,相當吃重,還是不失從容,堅持到最後。去丹江後,經常還得隨同運砂石卡車來去,從邊欄爬上爬下裝卸砂石,不比四十歲女同誌差。作了個小小班長,由此還得永遠凡事帶頭,挑糞種菜,爭先幹。又還得保持微笑態,靜心聽左鄰右舍同住的女同誌申訴瑣事……可是很怪,不少怕髒裝病的,經常還是邋裏邋遢,兆和阿姨倒一身永遠幹幹淨淨,而且工作得十分認真,又十分開心!今年已經六十二歲,還和十年前在上海時差不多。精神並且還像比體力更年青!我已把你信轉去,她看了也一定高興!她隻請假一月,到頭又回丹江了,今年可能會回來。那邊住處比這裏好。去幹校期間,家中僅剩的一間宿舍已被占用。寫信時沈從文隻擠回半間房居住工作。
我是因心髒不好回來的,回不去,怕將用繼續請假方式留下,進行一項未完工作。有上千個圖,內中一部分還和你工作有些關係,是中國曆代樂舞的形象。如像用的是些什麼樂器成組演出,舞的如何打扮,等等。我並不懂音樂,可是卻是個音樂研究所的“通訊研究員”,主要就是為他們陳列室配備有關古代樂舞材料。將來可能還會把曆代雜技形象合並印成一本專書的。總的是“曆代服裝”,將先編印個樣板本在其他場合,作者多用“試點本”說法,即指將近十年後才得到出版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一書。,以後還會分段印個十來本的。不過這工作全部完成,我大致看不到了。另外我是搞古代綢緞的,花花朵朵有些常識。已印過幾本書,大致你們都不容易見到,因為有的定價太貴,多是對外的。這大都是近廿年學的。至於前三四十年搞的,早放了手。幸好放手早,不做“空頭作家”,不然就不免和許多熟人差不多,哪裏會能回來從從容容搞這份未完工作?心髒已不頂事,或許第一回衝擊就早垮了。我是從小就不讀書,好空想的人,標點還不會,就想“搞創作”,人人都以為極荒謬可笑。試學習用筆下去,不到七年,不料就到大學去教這一行了。搞了卅年,所有成就受社會變動影響,一把火全燒了,因此又換了一種學習方法,搞文物。機會好,又得黨鼓勵,壇壇罐罐花花朵朵從無到有學了一大堆。
隻是破四舊一衝,所有工作又完全失去了意義。現在作的隻是學的一小部分。如作完後還有點精力可用,或者還可望爭點時間寫,或協助別的人寫一本《工藝美術史》,一本《簡明陶瓷史》,一本《漆工藝史》,一本《絲綢美術史》,再寫些範圍小的論文,供同行參考。今年已七十歲,這些工作完成,總得三五年,怕已活不了那麼久!若居然還活下來,或許還得再改個業,也說不定!隻要可以學,再改業也不妨事。我一生最喜歡的是“繪畫”和“音樂”(加上數學),以為真有意思。因為比“文學”受的限製小,而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充分抒情,自由解釋,不必受“論”拘束。可是人笨得甚至畫個圓圈也不及格,唱歌更差勁。另一麵倒還是滿以為如有了作曲的基本知識,學下去,和當時學寫作方式差不多,搞個五幾年,作點曲子或許比西哈努克先生的作品好聽一些也說不定。這個夢想當然極不現實,十分可笑,可是我卻以為你們學了十多年音樂的小將,現打了個好基礎,可還應當有點“雄心大誌”,向肖邦或別的什麼大師、尖子看齊才合理!這希望應當由你們來實現,也一定能實現!隻是不知道你們自己怎麼想,能不能樹立起這點“大誌雄心”?在發展中的國家偉大得很,文學難表現,十分費力難討好。繪畫比文學便利些,最有希望還是作曲!盼望再過幾年,就能從廣播中聽到你演奏自己作的新樂曲!有個願心,加以努力,就會實現的!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