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與膽量密切相關,自信可以生出膽量,同樣,膽量也可以生出自信,而缺乏膽量或過分的自我批判就會削弱自信,包括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在內。
猶太物理學家埃倫菲斯特具有非凡的評價和批判能力,因此一些偉大的物理學家常常樂意征求他的意見,他還常常應邀出席科學會議,但是他也把這種嚴峻的批判用在自己身上。
這種過分的自我批判傾向削弱了自信,扼殺了這位科學家的才華,使其喪失了創造才能。結果,他的思想產物還沒有問世,這種過分挑剔的批判就奪走了他對它們的愛,埃倫菲斯特最後竟厭世自殺了。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經談到科學家的膽魄問題:“當你老了,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小……因為你一旦有了新思想,會馬上想到一堆永無止境的爭論,害怕前進。當你年輕力壯時,可以到處尋求新的觀念,大膽麵對挑戰,而年紀大了的人疲於奔波,疲於爭論。我常常問自己,是否已經丟掉了自己的膽魄?”
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能行,都要有膽量去為爭取成功全力拚搏,這是一種不屈的精神,惟其如此,人類才向前發展,人們自身才得到改善和提高。相信自己,會使你越過荊棘,超過鴻溝,它像一隻船帶你到達成功的彼岸。
9.切忌樂極生悲
有的人因為取得的一點成績便得意而忘乎所以,放鬆自己的約束,滿足於眼前的勝利,手舞足蹈,不可一世,殊不知樂極生悲,跌入人生深淵,後悔也沒有用了。
一位著名企業家曾這樣講過:“當你經過千辛萬苦使你的產品打開市場的時候,你最多隻能高興五分鍾,因為你若不努力,第六分鍾就會有人趕上你,甚至超過你。”這真是一個很有見地的企業家。
當你被上司提升或嘉獎的時候,常常會自鳴得意嗎?如果是,那你就要好好學一番涵養功夫,把你那因升遷而引起的過度興奮壓平才好。你可能已經擬定了一個非常嚴謹的人生奮鬥計劃,有些目標可能是很完善和可讚賞的。但在你沒有達到這些目標之前,中途的一些升遷真可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許你在實行一個計劃時,一著手就大受他人誇獎,但你必須對他們的誇獎一笑置之,仍舊埋頭去幹,直到隱藏在心中的大目標完成為止。那時人家對你的驚歎,將遠非起初的誇獎所能企及。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曾說:“一個人如果自以為已經有了許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麼他的失敗就在眼前了。許多人一開始奮鬥得十分起勁,但前途稍露光明後便自鳴得意起來,於是失敗立刻接踵而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說:“當我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每晚睡覺前總是拍拍自己的額頭說:‘別讓自滿的意念攪亂了自己的腦袋。’我覺得我的一生受這種自我教育的益處很多,因為經過這樣的自省後,我那沾沾自喜、自鳴得意的情緒便可平靜下來了。”
一個人是否偉大,是可以從他對自己的成就所持的評價和態度看出來的。
人生處在順境和成功之時最容易得意忘形,終致滋生敗相,正所謂樂極生悲。看過特洛伊戰爭“木馬屠城記”故事的人,都會記得特洛伊是怎樣被毀滅的。
特洛伊人與入侵的希臘聯軍作戰,雙方互有勝負,後來聯軍中有人獻計,假裝全部撤退,隻留下一匹大木馬,並將勇士藏在馬腹內,其他的主力部隊亦躲在附近。特洛伊人望見遠去的聯軍,以為敵人真的撤退了,於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木馬拖入城內,歌舞狂歡,飲酒作樂。就在他們正在睡夢中時,木馬中的敵人紛紛跳出來,打開城門,裏應外合,於是特洛伊滅亡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得意時不要高興得太早,否則失意馬上就到。有些人因為順境連連而甚感欣慰,愉悅之情不時溢於言表。然而,不能光是高興,應該想想怎樣才能維持好運,永葆成功。希臘有名的雄辯家戴摩斯說:“維持幸福,遠比得到幸福更難。”同樣的道理,好業績得來不易,但更難的是如何保持好業績。
高標處世,低調做人,尤其在榮譽和成就麵前,更要謙虛謹慎,再接再厲。否則,極容易轉勝為敗,樂極生悲,讓親者痛仇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