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埋伏(1 / 2)

曹山峰是一名死士。

死士有很多種意味。

這個詞在書冊之中最早是出現在《左傳?定公十四年》,其上有雲“勾踐患吳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動。使罪人三行,屬劍於頸。而辭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子行前,不敢逃刑,敢歸死。’遂自剄也。”

這裏的死士是一批敢於為國家拋灑大好頭顱的猛士。當然這與先秦之時吳越的民風有關,我們不能以這些足不旋踵的猛士作為死士的標準,那樣代價就太高了。沒有幾個大人物有魄力以及財力能夠拿出整整三列猛士隻是作為一次性用品的。

讓幾個人為你獻上生命相對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讓數百人同時為你抹脖子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你要收攏他們的心,你要讓自己成為他們的精神支柱,最終你一個眼神就能讓大好頭顱為你而落!雖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悍然赴死,血肉成城,如此可謂死士!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死士就很少有出場的機會。穩如泰山之時朝廷不需要死士,當危如累卵之時又無暇他顧,戰場之上死士營都由囚徒充任,雖有數量,但難保質量。

而唯有世家大族,朱門權貴才有錢有糧維持那麼一些人數並不是太多的但在關鍵時刻能付出生命的忠義之士。王侯門客千人中總有近百亡命徒是舍得用自己生命造福主家,隻為了一些身外之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更好地壓榨勞動力,以及辦成一些不為人知的陰私事,這些被豢養的死士們也開始接受主家的一些髒活。站立在最頂層的人們需要一些意外來毀滅自己同樣高高在上的對手或者是在底層卻妄圖顛覆他們的螻蟻們。

最終死士們不再像他們最開始的先輩們那樣血濺五步,匹夫掩麵,震動天下,他們隱入了黑暗之中,默默無聞,與世無爭,令人聞之色變。

曹山峰是死士中的佼佼者。

他本沒有姓名,死在他刀下的冤魂多了,也便被主家賜了姓曹的殊榮。山峰是他的代號,專擅山中伏殺之道的死士才能以此為名。平日裏他的身份便是主家的一名管事,低調不起眼,專門外辦山貨野味,每年都有一段時間外出公幹,無人生疑。

這次失敗的伏殺曹山峰便是主導者之一。這是一次聯合行動,不僅僅是曹山峰的主子,還有許多警惕前朝餘孽的愛國人士自發地組織起來,湊了一支千餘人的隊伍,隱秘地埋伏在山中隻等劉慶之看完風雪,從山上下來之時一擁而上,亂刀剁為肉泥,任他是異人又如何,這裏同樣有異人,人數隻多不少,還有千餘好漢助陣,個個都沒打算活著回去,。

幹係牽扯過大,如果功成,最終還是免不了殺人滅口,普通人一個不留,隻有異人才能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