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書終人散(1 / 2)

大家順著說書人的目光扭頭瞧去,這才明白,原來這幾枚從空中掉落的錢幣,正是那小尼隨手丟過來的,她本背對著大家,居然還能聽聲辯位,投得這麼精準,實在不易,不盡都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這個說:“這尼姑是誰啊?是打哪來的啊?怎麼之前從未見過?”

那個道:“你問我!我問誰?哎!你見識多,可知道這背後長眼睛的功夫叫什麼嗎?”

“這個叫做……”

“別瞎說,人家背後不光長著眼睛,可能還長著耳朵呢!”

“是啊!快都別說了,還是老老實實接著聽書吧!”

“大家稍安勿躁,還是聽老頭子把這段子給講完了吧。”說書老者揮手示意道。

大家聽了都安靜下來後,聽說書人又接著講了起來:“是夜,內寢終於傳來了皇帝駕崩的消息,眾皇子聽了便像發瘋一樣衝到龍榻前,隻見天夏帝嘴巴微微張著,眼睛似睜非睜,顯是早已逝去多時了。”

“還沒等眾皇子哭嚎出來,烏比咄便朝天抱拳朗聲宣道:‘眾皇子聽真,皇上遺詔:皇四子夏承漢,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乘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皇子中老五與老六關係最為親密,其實不光是他,朝中許多重臣都認為繼承大統之人非六皇子承楚莫屬,這時怎麼就成了四皇子?他於是忍不住問道,遺詔!遺詔何在?烏比咄篤定地答道:是口詔!五皇子心道:口詔?那便是沒有真憑實據,想怎麼說都行了,他這才明白其中的關竅,可想翻盤的話一切都太遲了。”

“隨著三皇子、四皇子率先跪地高呼“謹遵聖諭!”後,緊接著七皇子、八皇子、九皇子也都跪了下去,五皇子見隻剩下自己,也隻得無奈地屈從了。”

“先帝駕崩的當晚,皇四子即命人將先帝的遺體送回宮去。才一到紫奧城,他便馬上下旨令烏比咄迅速封鎖了皇城九門,又令梅衣禦衛全麵出洞,如此凡是有可能與四皇子為敵的王公大臣,就券處在了新帝的掌控之中了。與此同時,他又手書了一道密旨,派心腹宋悅乘快馬星夜兼程送去川陝總督封將軍那裏,令他火速率兵以奉皇帝密詔的名義,去六皇子的兵營接管他手上的兵權,如果一旦這位皇弟不服,可即刻殺之。”

題外話在此不得不交代一下,當年還是賢郡王的夏承漢,在南下鏟除了瓊花會亂黨後,將封耀天從浙江總兵提拔為閩浙總督,臨返京時,承漢曾秘授玄機,要他執掌兵權,以備將來要成大事。當六皇子被先帝派往西北與尊赫爾部族作戰告捷後,承漢當即將封耀天調任到川陝做總督,名義是協助六皇子維持邊關安寧,實則是為了牽製六皇子而已。

“次日,新帝下旨召來京中重臣及皇親國戚入宮,在乾清宮前當眾宣讀了先帝的遺詔。緊接著就由禮部層層通報下去,令天下人皆知,皇帝大喪,帝位由皇四子夏承漢承襲。三日後,禮部官員前往天壇、太廟和社稷壇告祭後,宮城城門這才算解了禁。另一吉日,新帝在太和殿前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禮,並當眾頒布即位詔書,改國號為太商。”

“年節前,先帝的梓官被移送到了壽皇殿內繼續舉哀。您知道這壽皇殿在哪麼?——哦!那位說對了,就在咱們這間小棧前萬歲山上。除夕前日,太商帝釋孝服,搬進了養心殿內,從此終於正經兒八百地過起了帝王的生活。”

說書人講到這裏,將醒木往桌子上“啪”的一拍,然後起身鞠躬施禮,此段書至此算是圓滿完結了。

眾人見此情形,這才從他所講的情境中回過神兒來,紛紛鼓掌喝彩,方才還是靜悄悄的小棧大廳,便又恢複了往時的喧鬧。

此時,爐火已快燃盡了,眾人互相道別,紛紛起身要散去時才發覺,原先和大家一起聽書的小尼,早已不知何時悄然離開了。

說書人講得虛虛實實,但大致上還是不差的,可他畢竟都是道聽途說,還有很多沒交代明白的事情,那咱們從這兒接著說。

正月十五元宵節一過,後宮嬪妃們的分封位份,也都傳旨頒布了下來,一後三妃分別是:曾在王府時的嫡王妃烏長秀,被晉封為正宮皇後,賜居景仁宮。烏長秀是當今母後皇太後烏翠芸的侄女,也就是剛剛由九門提督被提升為軍機大臣烏比咄的嫡親長女,此女乃是廣寒宮嫦娥轉世,美貌自然不用多說。

題外話,簡單解釋一下母後皇太後和聖母皇太後在稱謂上的區別,聖母皇太後是皇上的生母,母後皇太後則是前朝皇帝的正宮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