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這些作品會帶給我一些複雜的感覺。因為它們總讓我回憶起自己內心仍然年輕時的歲月。那時候,出於無知,出於虛榮,也出於不可救藥的自大和驕傲,我寫出了很多注定要被遺忘的文字。但是,對於公眾沒有意義的寫作,對於個人有時候並不能遺忘。正好像曆史存在著曆史學家所說的轉折點,個人的生命中也存在著每個個體的諾曼底登陸或者滑鐵盧慘敗。
我這個年齡的人,大部分都分享著相同的經曆和共同的記憶。小時候覺得自己有潛力成為聖鬥士,再大一點,那就是香港電影中又能打又有正義感的黑社會老大,再大一點點,偶像是金庸和古龍武俠小說中的俠客。物質的匱乏似乎不再是一個顯著的問題,至少我們這代人很少為食物和衣服發愁;但是我們也從未感覺到像當今時代那樣的豐裕--雖然富二代也大都是從我們這代人中產生,但是當我們同樣都還小的時候,他們的爸爸,富一代們也都在埋頭創業,或者在夾著尾巴做富人。他們的孩子們在還未產生自覺意識時,就已經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諾曼底登陸,其中的大多數人在剩下的時間,隻有玩車玩遊艇玩女明星,同時招人嫉妒招人罵,可是錯卻不在他們。隻是因為他們過早地獵取了偶然性的勝利,然後招致了隨後的人生敗局。
等到我們終於擺脫了想要成為絕不可能成為的童話人物和武俠英雄的夢幻時,我們第一次發現自己成了這個時代的實驗品--當然,我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輩的人也同樣都是實驗品,隻是大家進的是不同的實驗室。我們每天應對著填鴨式教育,激烈地競爭著每次考試的名次,同時聽老師和遠方的專家們大談素質教育。我清楚地記得,1997年香港回歸時,我正在準備初中升入高中的考試。通過電視進行的愛國主義教育其實相當遙遠,誰會在馬上開始一場可能決定人生命運的考試時,還去關心一個從沒去過的地方呢,即使它是一個祖國失散多年的“遊子”。且等我們上了重點高中再說吧。當然,在此之前,要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學,升入全市最好的初中之一,其競爭也是相當慘烈的。每隔幾年來一次決定自己人生的考試,在科學家還沒有研究出如何更好地利用人類多餘的腦容量之前,我們確實沒有餘暇考慮其他問題。
幸運者的自鳴得意並沒有延續多久。當我第一次躺在家鄉最好高中的新生宿舍中時,內心確實有一點點激動,但是更激動的是同宿舍的人。一名室友開始號召大家講述各自躍上龍門的心路曆程,同時還不忘記展望未來:你們都想考哪所大學?
高中能喚醒人新的夢想,比如,成為籃球明星、足球明星、娛樂明星,成為大作家或者大數學家。對於我而言,每周最熱鬧的事情是傳看一份《體壇周報》,以及觀看周五早上的NBA轉播。教室內已經有了電視,這台幾乎不開的電視是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引入的。不過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仍然是早自習、上課和晚自習。擅自打開電視收看NBA轉播成為了最重要的娛樂。最受歡迎的課餘項目是籃球(換在有大足球場的地方,可以是足球)。隻有那些籃球場上的明星才是校園內真正的明星。初中時可能還有人在看《七龍珠》和《名偵探柯南》,高中時最受歡迎的動漫變成了《灌籃高手》。每個人都暗暗將自己同《灌籃高手》中的人物作類比。一次三人籃球比賽的輪換期,一個同學黯然地對我說,他是多麼羨慕NBA球員的生活,“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夠賺大錢”。
即使是大學擴招也沒有讓高三的生活變得輕鬆。我們也趕上了嬰兒潮嗎?反正龐大的人口基數讓大學擴招帶來的改變幾乎顯露不出來,就好像衝著大火吐口水。善於激勵人心的老師總是把北大和清華掛在嘴邊,仿佛隻要進入了這些最好的大學,就完成了整個人生的使命。大多數人注定是同這些大學無緣的。背書、做試題、考試,簡單重複,這就是大部分人的高中生活。千萬別相信某些人所說的青春歲月,那是我們人類最擅長做的事情的一部分:營造關於生活的假象。在初中時,我覺得中國最好的作家是魯迅;在高中時,我覺得中國最好的作家是餘秋雨。你說那時候的我是聰明還是愚蠢?
接下來,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大學四年。大學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讓我明白錢很重要。在此之前,我們生活在玻璃魚缸之中,絕不會意識到這一點。在擁有了更大自由度的大學,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才剛剛開始領教生活的殘酷。我記得新生入學時,一個來自廣州的女同學,很小心地藏起她的手機、她的隨身聽以及諸如此類昂貴的消費品,怕同寢室同學看到之後,會產生內心的不平衡。有錢的同學可以談戀愛,沒錢的孩子最好去打工,這也是時髦。互聯網開始無處不在,QQ、《傳奇》、《魔獸世界》和《大話西遊》幾乎讓所有人著迷。誰要是能買一台索尼的筆記本電腦,那就太酷了。
也不能說中國的教育改革對我們這代人一點兒影響都沒有。隻不過影響主要體現在入學時和畢業時。入學時我們需要繳納4800元的學費,因為擴招伴隨著的是大學學費的上漲;畢業時我們麵臨的是找工作的困難。入學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畢業時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當然,我們不能抱怨這點,畢竟很多人連這個過獨木橋的機會都沒有呢!至於我自己,初中時我是一個蹩腳的詩人和武俠小說作家,高中時是一個小範圍內的籃球明星,大學時是一個不合時宜的讀書狂人和拙劣小說家,然後要去找一份記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