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潘小妮提出的是個人的問題,其實她提出的也是這個社會需要解答的問題。老一輩和少一輩之間,別說是兒媳婦和老婆婆這種沒有血緣關係的關係了,就算是父母和兒女之間,往往因為對一點兒小事情的看法和解決之道的不同,鬧得不可開交的都有的是,她一想到結婚後要跟張陽的父母住到一塊兒,有些畏懼,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個事情是這樣,即使公婆用百分之百的愛心去對待兒媳,兒媳用百分之百的孝順去對待公婆,卻也無法避免之間的矛盾爆發的可能。
即使一方對另一方無限製的忍讓,有時候也不一定會產生出家庭的和諧。這種家庭的問題,它是日積月累,點點滴滴,說不清,道不明的,大家糾纏在一起的最終結果,往往就是出現大吵大鬧,相互交惡的局麵。
現在潘小妮一提出來,周喜娜馬上也附議道:“張陽,小妮說的也不無道理,你看這樣,你爸媽現在也不是很老,不需要有人伺候著的,不如你們小兩口努努力,再另外買套婚房吧。”
“再買套房子?嗯,這倒是個辦法,可是……”張陽也知道和爸媽住一塊兒,多少是有諸多的不方便的,再買套房子的話,剛結婚這幾年,潘小妮跟他父母之間的磨合期會度過的比較容易些,可是,一套房子也要幾十萬的,他手頭兒還真沒辦法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來。所以他不免猶豫了一下。
“怎麼?有困難?沒事兒,有困難的話就跟媽說,媽會幫咱們的。”潘小妮看張陽有點猶豫,想到他工作也沒有幾年,在風城這種小城市,當一家超市的店長的工資也沒有高到可以輕鬆就買房子的地步,何況,他這店長當了也不過才一年多。
“哎小妮,你先不要亂許,爸媽養你這麼大,供你讀書上大學,也是不容易的,咱們家收入又不高,你也是知道的。現在呢,你們要結婚的話,別的沒有,嫁妝總要給你們準備一些的,這也需要一部分錢。所以呢,買房子這一塊兒,你們最好還是不要打你老爸老媽的譜兒。”說到了關鍵之處,周喜娜可是不會大包大攬的。
張陽聽她這樣一講,又怎麼會不明白她的意思,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爸媽出這部分錢了,他馬上會意的說:“媽,您說得對,這婚房的錢怎麼著也不能讓您出的,沒事兒,這個問題我會想辦法的。這樣,星期天我和小妮先去樓盤看看房子,打聽打聽價位什麼的,等選定了小區,再說錢的問題。”
張陽都這麼說了,周喜娜還能怎麼講,自然是沒有什麼可說的了。又同他們說笑了幾句,就去忙活生意去了,隻是,張陽和潘小妮都看不到的是,在她轉過身走向自己的鍋灶的過程中,臉上多少帶了幾許失望和不悅。
照她原來的估計,張陽家再買套房子,似乎應該不是多費勁兒的事情,自己女兒嫁過去就能和張陽享受二人世界,不用跟他父母住在一起,陷入某些糾結之中,那樣的話,她多少也能少操點兒心,可看剛才一說買套新房子,張陽一臉為難的樣子,似乎困難挺大的。她自然又不免為自己女兒的前途擔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