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上(1 / 2)

前回講到唐僧師徒取經歸來,一行四眾,帶馬五口,俱成正果。如來論功宣布完畢,便命仙女安排住宿,童兒準備宴會,為其接風洗塵。眾佛皆來敬酒,慌得唐僧連滾帶爬起身,磕頭道:“各位別開玩笑,我等若要開戒,便枉一世修行了。”眾佛都笑道:“金禪子經過鍛煉,果然成熟了許多,如今說出這話來,卻算不上久經考驗。”行者不服氣道:“我師徒五個取經,走遍千山萬水,曆盡千辛萬苦,要提考驗,千言萬語也說不完,怎說算不上久經考驗。”眾佛哈哈大笑道:“佛祖封你為鬥戰勝佛,果然是名副其實,你這三個‘千’,論述得真是高屋建瓴,我看你不僅鐵棍子厲害,筆杆子也不差。隻是我們剛才的講話精神,你卻還未完全領會。”

唐僧是個謹慎的人,怕悟空爭強鬥勝傷了和氣,便虛心道:“我等初成正果,各方麵都有待學習,還望各位多多指導。”眾佛道:“好說好說。咱們既然都已成佛,關起門來是一家,就不說兩家話。”扶他幾個端正坐了,這才弘授道:“幾位想必記得凡間,人人都愛喝個小酒,這其實並不是什麼違反原則的事,而且加深感情,咱佛家也興的。然而同樣喝酒,境界卻大不相同,凡人說話叫說話,我們說話叫講經,凡人喝酒叫喝酒,我們喝酒叫酒經,即剛才所說的酒經考驗。”那長老是個上進的人,聽得此說,忙將麵前一杯捧起,仰脖子咕嘟孤獨便喝了。眾仙又盛讚道:“旃檀功德佛果然慧根非凡,修好這部酒經,是我等必要的基本功哩。”

眾神仙說著,又敬悟空道:“剛才你談工作,講到三個‘千’,咱們這部酒經,便也喝三個千如何?”行者抓耳搔腮道:“何謂三個千?”眾神仙道:“即每人三千金杯、三千銀杯、三千玉杯是也。”叫仙女分別盛滿,都端了來碰杯,佛太多,卻夠不著,便敲敲桌子,叫聲“過電”,舉起來便一飲而盡。也數不清喝了多少,隻喝得桌沿瓊漿飛瀉,地上玉液亂流,便有神叫道:“不喝了,不喝了,明天還有會議。”便又喝了個“功德圓滿”,各自回房休息。

行者、八戒、沙僧三個醉得歪歪倒倒,都喊師父。旁邊一個大耳佛道:“三位不必等你師父,大家喝得高興,拉他洗腳去了,剛看見騎上龍馬走。”行者唧唧歪歪罵道:“這龍馬好不曉事,師父醉成那樣,還馱他去什麼鬼地方,哪裏不能洗腳。回來定打二十孤拐!”大耳佛見他不懂,佩服他是個豪傑,好心勸道:“鬥戰勝佛休要得罪了八部天龍馬,入了仙界,今非昔比,馬和佛親近,地位已非同一般,因佛洗腳往往讓它撲在旁邊沙地等,便有個綽號,叫做‘撲沙’級,和菩薩級隻伸舌卷舌之分哩!”行者道:“那又怎地?”大耳佛道:“卷舌即饒舌也,你天不怕地不怕,能不怕它饒舌?”八戒沙僧悚然道:“不論在哪,若遇到愛饒舌的,那都是極其可怕的事。”

大夥兒議論著回到住處,大耳佛道:“三位好好休息,我回自己房間去了。”這師兄弟三個閂上門,熄燈躺下,行者道:“明日是什麼會議?”沙僧道:“我打聽過了,這些成了佛的,嘴如上過鎖的一般,難問出些信息,隻說佛主要誇大家。”八戒時已有些迷糊,道:“我愛聽誇獎,那種感覺,真是‘如坐春風’。”悟空早喝得暈暈乎乎的,聽了他兩個的話,便自言自語道:“原來是個吹風會。”

次日早起,菩薩級以上神仙會議如期召開,喜得悟空拉了八戒、沙僧,要和他們坐在一起。不料八戒攔住他道:“去去去,你今已成佛,上去和如來坐一處。”悟空這才看見如來左右後麵各有位置若幹,上麵都貼了各佛名字,最後排最左邊,便是它孫悟空,如今叫做鬥戰勝佛。而最後排最右邊,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師父唐僧,如今叫做旃檀功德佛。前排中央自是如來佛主。行者激動不已,險些掉下淚來,隻說:“我如何敢和佛主、師父平起平坐?需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哩。”八戒推他道:“今非昔比,你該坐便坐,如此窮酸,還有個佛樣子沒有。”行者受此話警醒,忙擺正羅圈腿,挺直羅鍋背,端端正正上台如位,果然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與往日的猢猻樣相比,自然又大不相同。

少傾各路神仙到齊,如來便又開講,果然是稱述各佛功德,吹得天花亂墜地蓮紛湧,讓人精神振奮信心倍增。行者自己端正了,忍不住便看他佛,卻見並不十分整齊,有佛歪著肩膀,有佛斜了腰胯,更有勝者,閉了眼目,像在傾聽,實已沉睡。行者頓時免不了沾沾自喜,卻聽如來講鬥戰勝佛,最是誇讚,說他的功德有三“心”,即辦事令人放心、自己能夠定心、時刻不忘修心,行者突然記起鬥站勝佛就是自己,這等評價,可真是聞所未聞,怎能不心潮澎湃?又見如來講話愛用三來概括,和自己昨天講三個千如出一轍,更歡喜自己有佛緣慧根,幾般歡喜歡喜再歡喜,歡喜得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