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雲山雲深不知處(2 / 3)

王玉濟一個人向著“雲仙塔”山腳下走去,雖然不能爬上去,但近觀還是可以的。

走到拐彎處,王玉濟不小心踢到了一塊石頭,摔了一腳,爬起來後,不由有點惱怒,把那塊不大的石頭用力撥了出來,結果發現那石頭下麵的小坑裏有一顆指甲大小的白色小晶塊,發出一種很神奇的細微光芒,王玉濟趕緊撿起來,藏在口袋中。

王玉濟心想可能撿到寶貝了,把小石頭埋回原處,弄成原來的樣子,一溜煙鑽入人群中,心髒撲撲直跳,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

然後跟著大家在用膳處用餐,每一桌有六個普通的齋菜,豆腐,野山蕨,竹筍,野菜之類,味道還不錯,大家爬山也累了,不由得胃口大開,吃得很是香甜。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山勢陡峭之地讓人心驚膽戰,雙腿發抖,直冒冷汗,好不容易才走出了山門。

回到學校後,班主任讓同學們寫一篇《雲山遊記》,大家一下子無精打采。

王玉濟寫出的作文被評為“傳觀”,讓他得意好一陣,當然最讓王玉濟高興地是撿到小晶塊。

當晚回家,吃過晚飯後,一個人溜到書房,拿出那塊白色小晶塊,仔細觀摩,發現那些細微的光茫射向眼睛後,進入大腦,立即感覺渾身舒泰,精力旺盛,王玉濟當下就拿出一本曆史書來看,平時怎麼也記不住的曆史年號以及大事件,一遍過後就記住了,他又拿出地理書看,看過一遍之後,那些地理概貌、城市特征以及當地主要特產等知識能倒背如流,讓他大喜過望。

王玉濟找來一根紅絲線,把白色小晶塊綁起來,做成小吊墜,掛在脖子上,貼身藏好。心想雖然現在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但絕對是一個好寶貝,能讓人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一定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帶給自己更多的驚喜。

回首童年,留給王玉濟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王鐵梅的美麗小女孩。

王玉濟是在小王村上的小學。七歲時,大哥王玉春剛好考上民辦教師,分在小王村教一年級,王玉濟順理成章成為大哥的學生。王村小學兩層全木結構,大隊革委會在一樓右邊房間辦公,教室在左邊,王玉濟成績優秀,次次都是100分,當上班長,在一年級就加入了少先隊員,勃子上係著紅領巾,一連興奮好幾天。

由於小王村村子小,人也少,一個班就十幾二十來個人,因此是兩個不同的年級坐在一個教室,由一個老師任教,這個年級上課,那個年級就做作業,王玉濟似懂非懂地看著高年級上課。

那時的小學老師什麼都要會一點,不但主課要會,美術、體育、音樂都要教,記得有一次大哥教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同學們還沒學會,可到了上其它課的時間,大哥就說明天再教大家,結果就忘了這事。

第二天晨讀要文娛委員王鐵梅帶唱,那個美麗的小姑娘說什麼也不肯,心想要哥先教會那首歌,明明王老師昨天說好的,說會不算數,令她很生氣,撅著小嘴。小孩對大人說的話很認真,而大人往往說過就忘了。

大哥忘了承諾,讓小阿梅領唱一首其它的,小阿梅就是不理,同學們隻好幹等著,時間就這麼溜走了,大哥隻好笑笑了事,小阿梅那種倔勁讓王玉濟印象深刻。

每隔一段時間要換座位,有一陣王玉濟恰巧與小阿梅同桌,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經常聊些有趣的事兒,有一次阿梅從家裏帶了很多書來,應當是她老爹的吧,很幹淨,還有九成新,封麵比較厚,兩人商量著能玩出個什麼花樣來,後來幹脆撕了幾本書的封麵拿來疊紙玩,還把一本書中的幾頁紙用毛筆塗黑,塗了幾次之後,那些黑紙上慢慢滲出了白字,白紙成了黑紙,黑字變成了白字,看到這個變化,兩人開心極了。因為把書弄壞了,小阿梅挨了一頓罵,不過她什麼也沒說,見到王玉濟依舊笑嘻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