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高升糧店(1 / 2)

城北高升糧店,這是個北城最大的鋪麵,臨街是三丈多寬的門麵,一個個麻袋裏麵擺著各種主、雜糧,上麵插著一把把木鏟。既有本地產的小麥、水稻,也有綠豆,紅豆等各式雜糧玲琅滿目。更為難得的是,在糧店裏,你還可以買到來自江南的江米(糯米)。

櫃台上放著各式大小鬥,但凡有人過來買糧,糧店夥計會根據客人需要的數量,用相應的鬥裝滿,然後用木尺輕輕一刮,不多不少,保準是你需要的重量。

穿過糧店,中間是一個大院子,院子裏麵幾乎每天都很熱鬧,經常可以看到好幾個中年女人在一邊椿米。所謂的椿米,就是把稻穀放在石臼中用木杵敲打,有用手打的,也有用腳踏的。

幾個大漢牽著驢在一邊磨麵,口中時不時的呦喝兩聲,仿佛是在提醒牲口不要偷懶,好好幹活。

院子裏曬滿裏各種雜糧,幹貨。屋頂上,院牆上停滿裏嘰嘰喳喳的麻雀,似乎是想下來偷食又不敢下來的模樣。仿佛在說,兄弟,你上啊!那個說,還是你先上吧!

內廊的廊柱旁,兩隻花貓懶洋洋的扒在地上睡懶覺,嘴裏咕嚕咕嚕的發出悶哼聲,肚子也隨之一鼓一鼓的。

內院是一個個大倉庫,裏麵堆滿了各種糧食。西院是夥計們住的地方,而老板一家和賬房先生則住在二樓。

老板大名張有財,是個笑眯眯的胖子。一張肥臉整天堆滿了笑容,以至於下巴就快要挨著胸脯了,幾乎看不到脖子。

除了做生意,張老板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吃饅頭。提起張掌櫃做的饅頭,又大又白,嚼起來韌勁十足。但凡吃過的人莫不挑起大拇指,交口稱讚。

張老板為人十分節儉,平常全家隻吃摻了雜糧的窩頭。除非是逢年過節或是招待客人,才會施展手藝,蒸上一鍋白饅頭。

每當店裏有送糧的大戶或運糧的大客商不得不招待時,飯桌上照例隻有客人的一壺酒,一個酒杯。

每次客人勸酒,掌櫃總是訕訕的笑道:“我飯陪,飯陪”。然後拿起饅頭就著一小碟鹹菜就啃了起來。

桌上那份量有限的葷菜他是堅決不碰的,那隻是用來招待客人的。

每天傍晚,夥計們收拾完院子裏晾曬的貨物後,掌櫃的必定要仔細的搜索一遍,但凡有遺漏的米粒兒,幹貨兒,必一一撿拾,從不遺漏。

一年四季,但凡在家便隻穿那兩件洗的發白了的粗布長袍,從沒見其添過新衣。

令人不解的是,就這麼一個節儉的主,卻在後院的閣樓上養了一群鴿子。每天早晚,胖掌櫃必定領著夥計李六清理鴿舍,給鴿子喂食。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站在閣樓上,舉目遠眺,視野十分開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北城門,守門的兵丁清晰可見…….

鴿子們飛下來啄食曬在院中的雜糧,胖掌櫃從不驅趕,反而笑眯眯地看著啄食的鴿子,本就不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那模樣就好似看自家的兒孫嬉戲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