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18 校園之星(2 / 3)

劉鴻雁陷入了一種困頓中。

沉思,是她解決困頓問題的習慣。

她記起了一封信,那是剛剛畢業的一名女生留下的,至今還鎖在她的抽屜裏。

她找出了那封信。

老師,給您寫這封信的時候,我其實很矛盾。近來,心裏總有一種要向誰傾訴的願望,曾試著給我的母親寫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完成。思來想去,隻有您能夠讓我把這封信寫完,但信心還是不足,因為我沒把握您能理解我。我想傾訴的願望實在太強烈了,沒辦法克製,隻好耽誤您的時間,如果您真的否定我,認為我是個懦弱的人,就當我這是一篇應景的周記好了。

每一個人都希望成功,我也一樣,雖然大家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是成功的基石”等等。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討厭失敗,渴望成功。我並不是魯迅筆下的阿Q,我也不需要他這種精神勝利法。

我渴望成功,可是我現在一直處於失敗中。剛進高中時的那番雄心壯誌如今已變成了天空中朵朵白雲,風還未吹,就已消逝得無影無蹤;原先的一腔熱血現已成為一條條平靜無波瀾的血痕,激情不在;風光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任憑我在夢中苦苦呼喚。夢醒了,留在我心頭的也隻是無限的痛苦,雖不如烙印般錐心、透徹,但它卻如蠶絲繞身般,緩緩地,輕輕地滲入你的心頭、四肢,那種痛苦、迷惘、灰心的感覺仿佛讓你覺得呼吸是多餘的,因為空氣是苦的,是澀的。成績是學生的標誌,就像權力是官職的代表,金錢是大亨們最有力的證明一樣。回想著以往的得過且過,咀嚼著如今失敗的苦果,縱使心中千不願萬不願,也不得不將這枚苦果吞入腹中,因為我別無選擇。每次考完試後,看到自己那些高高掛起的紅燈,看到和同學之間的差距,看到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心中不免陰暗許多,周遭的一切都陷入一種低迷的氛圍。回家靜靜地聆聽父母的責備——這是我聽慣了的苦口婆心的說教,還有抑揚頓挫的聲調。望著父母變幻的臉色,我的心在大聲地呐喊:“我要成功,成功!”一次次的麵對,終於讓我明白,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往往陪伴我的隻有失敗!成功,嗬嗬,也許某一天,她會突然地降臨在我身上,也許這一生都和我無緣。

我渴望成功,可是成功和失敗之間的差距在我眼裏如同深淵。

從前的我,因為太容易安於現狀,太驕傲自滿了,從山頂上摔了下來,不,確切地說,是被人擠下來了,競爭真的是很殘酷的!盡管我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可我毫不氣餒,依然勇往直前——因為我渴望成功。但是,隨著失敗的次數逐漸增多,望著與山頂的漫長的距離,我迷蒙,我徘徊,我卻步了。我不知道自己的努力究竟有沒有用,我不知道自己的心髒能否承受過多的失敗,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氣再往前爬。好辛苦,真的很辛苦,難怪別人常說“下山容易上山難”啊!失敗與成功之間的差距,有時好像隻是一步之遙,有時又好像有幾光年那般遙遠。我好想成功,可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跨越這段未知的距離。我沒有信心。

我渴望成功,因為我喜歡人們對待成功者的態度。一個失敗者,無論他在哪,無論他幹了什麼,人們都不會敬重他,都不會給他過多的注意力。而成功者就不一樣,無論在哪裏,他都會得到鮮花、掌聲、讚美以及人們的尊敬,羨慕的眼光就像強力膠一樣緊粘著不放。也許你會說我很虛、很浮華,但是,我要告訴你,成功的喜悅是無可比擬的,成功者理應有這種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