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顧中國的警告,宣布對釣魚島實行“國有化”。這一天也成為中國版的“9·11”事件。麵對美國“9·11”事件,美國政府沒有在外交上浪費口水,也沒有通過軍演浪費彈藥,而是借題發揮,劍指中東和中亞,直取伊拉克,陳兵阿富汗,夾擊伊朗,威脅中國西部腹地,進而完成了對世界上唯一最有可能挑戰美國地緣政治地位的大國——中國的東西合圍。麵對中國版的“9·11”事件,與美國相反,我們在外交上浪費抗議的口舌,在軍事上浪費軍演的彈藥。除此之外,似乎難有其他作為。日本宣布購島將近一周,我們並沒有提出任何切實可行的製裁日本的係列動作,這說明麵對日本對中國核心利益的挑戰,我們還沒有認清日本侵略者的本質,還缺乏完備的反擊預案。
麵對日本侵略,中國如何應對?我們必須思考並提出可行的方案。
(一)對日本的定位
日本是中國的敵國,絕不是友邦。
在日本宣布對釣魚島實行“國有化”那一刻起,日本已經把自己推到了中國的對立麵。把屬於中國固有的領土實施所謂的“國有化”,本質上是一種宣戰,也是對“二戰”後《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約定的中日領土框架的挑戰。可以預見,今天日本侵占釣魚島,明天日本將劍指台灣澎湖。從這個角度看,這次釣魚島事件類似於當年的“九一八”事件,必須引起高度警覺。我們不能把侵略者再視為友邦,侵略者就是敵人。中日關係需要新的定性,即日本是敵國而不是友邦。這是我們製定一切對日政策的出發點。
(二)如何打敗日本的進攻
對於日本的進攻,我們必須綜合地使用各種國家力量的組合拳。
“國家力量”是一個特定的概念,是指一個國家“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的總和。國家的“硬實力”主要指表現在製造業體係、國防體係、經濟實力和國際戰略盟友等方麵的能力;國家的“軟實力”主要指表現在文化、價值觀、製度體製、對外輿論等方麵的能力;國家的“巧實力”主要指表現在經濟金融領域巧取豪奪的能力和經濟金融製裁的能力。
消滅敵人,打擊對手需要綜合使用國家力量。這一點要學習美國。美國的全球攻略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基本步驟:軟實力的滲透與控製,巧實力的掠奪與製裁,硬實力的轟炸與占領。三者構成美國的“魔鬼三角陣”(詳見《美國的“魔鬼三角陣”與中國的全球突圍對策》)。
軍事力量僅僅是國家力量中“硬實力”的一部分,不代表國家“硬實力”的全部,更不是國家力量的全部。如果認為打敗日本這樣的敵人,可以通過直接的軍事打擊而取勝,那麼將犯簡單化的錯誤。事實上,有美國軍事撐腰的日本本來也沒有將中國的軍事力量放在眼裏。在日本人看來,中國的軍演除了暴露幾塊肌肉,浪費一堆彈藥,安慰一下本國百姓,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
如果說美國是圍剿中國的幕後推手,那麼日本則是中國麵臨的最直接的敵人。這次釣魚島事件之後,中國要再次做好持久抗戰的準備。中國需要通過國家的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打出一套組合拳,形成對日的立體化、綜合性的打擊。
美國對付再弱小的國家都是從經濟製裁開始,最後才使用軍事手段。中國對日抗戰也應該首先從經濟金融領域開始。
(三)在經濟領域打敗日本的具體方案
(1)在國家政策和人民意識中,必須樹立“日本不是友邦,而是侵略者”這一觀念。對待侵略者和對待友邦必須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