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在發芽過程中消耗了人體不能吸收的一些低聚糖,分解蛋白質為氨基酸,增加了其在人體中的利用率,並且由於酶的作用,更多的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這又增加了黃豆
中礦物質的人體利用率。一、無根豆芽無根豆芽外觀好,色澤潔白,食無生味,嚼無粗纖維感,風味比普通豆芽鮮美。這種豆芽是由調節劑培育出來的。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黃豆篩選
選擇整粒大豆(厚皮大豆易去皮)作原料。除去豆中的雜質和爛豆、癟粒。
2.溫水浸豆、衝涼、洗豆、瀝水
將選好的豆子倒入60~70℃溫水中浸1min左右,立即用冷水衝涼,洗豆,然後瀝幹水分,以提高與種子發芽有直接關係的酶的活性,促使發芽整齊。
3.調節劑處理
將準備好的豆子倒入以配置好的調節劑溶液中,讓豆子浸漬並吸收藥性。
4.桶裝培養
發芽的豆子裝入桶內後,每隔3~6h淋水一次,具體時間視當時氣溫高低而定。每次淋水時,水要浸過豆,然後再排幹。溫度低時用溫水澆淋,以提高溫度。一般夏季經4~5d,冬季5~7d,即可培育完成。每1kg豆子可培育6kg無根豆芽。
二、速生豆芽
速生豆芽即水澆速生豆芽,是一種科學的生豆芽的方法。這種方法培育的豆芽,色白晶亮,不長葉,不生根,莖粗鮮嫩,清脆多汁,營養價值高。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製囤
將消過毒的稻草或穀草、青草、麥秸等,在太陽下曬幹,然後用細麻繩和鐵針將曬幹的稻草捆起來,打成草片(厚度5cm)。草片用大鐵針穿細麻繩縫合成圓形草囤,草囤大小以能盛5kg豆子為宜,一般直徑為70cm,高6cm。再用稻草縫合兩個草蓋,下草蓋可縫合到草囤下部,用牛皮紙將草囤內外裹包一層,囤內鋪一層塑料薄膜。在囤下端一角固定一個與草囤成15°角的小水管,小水管穿過囤底可以自然排水。水管外部接軟塑料管,流水時自然張開,不排水時自然閉合。
2.泡豆
選擇顆粒飽滿、無蟲蛀、無雜質的豆子放入盆中,用35℃的溫水浸泡,水要高出豆子6~7cm。浸泡後不斷用木棒攪拌,5min用木板把盆蓋上,再用棉被包裹好。5h後豆子膨脹,裂口出芽。
3.預生
將瀝過水的豆子放盆內,用棉被蓋嚴,置於20℃左右的房內,3h後使豆出齊芽(這時盆內溫度30℃左右)。
4.催芽
把已出芽的豆子均勻撒入囤內,加草蓋密封,不使漏氣,並加蓋保溫被毯等物。在放囤的地麵上要放一些麥秸,囤的外圍也要用棉被包上,以保恒溫,減小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