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全國上下舉國歡騰,這一年的12月18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3中全會,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從此改變了中國發展的曆程。
就在這一天,在山東中海市的一個小山村,降下了一個平凡的孩子。在這個不足500人口的小山村,天日個人,是何等大的事,就在這個還在進行著集體勞動,高度社會公有製的小山村,人們的溫飽都是問題,人多地稀。
這個孩子一生下來,就有人說,老謝,“送人吧,別養了,養不起啊。你看,這個孩子病怏怏的,不知道能不能養活,聽大哥一句,送人吧。”
就聽見老謝堅定的說:“崔大哥,你說什麼呢,這是我的孩子,我有權利決定,何況這是我們家唯一的男丁,為什麼要送人,換做是你的孩子,你會送嗎。敬你叫你一聲大哥,不經你就把你打出去。”
這個孩子的名字叫謝同心,有先天性哮喘,也就是農村人說的癆病。
轉眼間到了1981年,全國上下全麵改革開放的浪潮開始了,謝同心家也分到了田,就這樣日子一點一點有了起色,但就是這樣,這個4口之家一號不到哪兒去,媽媽有病,他有病,姐姐還小,全靠爸爸一人在操持。家裏所有的錢都花在了看病上。
謝同心的爸爸叫謝文俊,這是一個鐵血的漢子,早年參加過越南自衛反擊戰,有軍人鐵血的一麵,從不向困難低頭,不向任何人折腰,所以謝同心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作為男人首先要愛國,要有骨氣,要有中華民族的氣節。他自小就養成了這種性格。
1983年9月1號那一天,學校開學了,謝同心5歲,按照情理中也該上學了,所以這一天他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樣,背上書包,去了村中央的小學,這一上學不要緊,他充分展現出了他聰明的一點,老師教的一學就會。轉眼間就年底期末考試了,謝同心語文考了100,數學考了99,就這個分數家裏的姐姐還不滿意,大發雷霆,本該數學也是該考滿分的,就因為粗心所以做錯了一道題,所以隻考了99分。
姐姐告訴他,明年一定要好好考,不要粗心大意。姐姐叫謝娟,大謝同心6歲,繼承了家裏的一切優點,聰明勤奮,學習努力。持家,人長得又漂亮,是典型的女強人型(起碼從現在可以看出來)
這個時候,所以這謝同心年齡的增長,他的身體狀況也好多了人,加上爸爸的照顧,媽媽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好轉,爸爸也嚐試著做點小生意,記得做的最早的生意就是裝修,這可能是中海市最早的裝修公司,所謂任何生意就怕一個早,什麼生意隻要在藍海中做總比紅海中廝殺的要好的多,但在那個時候,誰家要裝修呢,這就需要跑客戶,在這一點上充分體現了老爸的堅韌的性格,起早貪黑,不怕苦,不怕累,和工人們一起幹,一個月下來掙了100多。
在那個時候100多那可是大錢,要知道那時候還沒有千萬富翁,那時還叫萬元戶也就是,幹一年就能成為萬元戶,大家可想而知,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一下老爸在全鎮揚了名。就連鎮長都接見了他,鎮長說:“老謝啊,你是咱們鎮的創業能手,你看,咱們也算是老戰友了,什麼時候帶動一下全鎮的經濟,老哥我先謝謝了。”
老爸忙說:“李鎮長啊,不是我謙虛,我現在還沒這個能力,我就幹了點工程,這活現在也不好幹,這樣吧,這是以後再說,但是我現在有事要求你。”
李鎮長說:“有事請講。”
“那我就不客氣了,我現在有一個工程,需要有人來擔保,如果這個工程能拿下來,我能解決100人幹活,也能像我現在手下那些工人一樣,發家致富。“
“那你想讓誰擔保呢?”
“我看您就行,這個工程是區裏的,您最合適不過了。”
“那好,我們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嗬嗬嗬嗬”
“哈哈哈”
就這樣這個工程就拿下來了,謝同心也就成了學校裏的風雲人物,有名的富家子弟。
就在謝同心沾沾自喜的時候,爸爸說:“你不要沾沾自喜,凡是要靠自己,作為一個男人,靠天靠地靠祖上,不是英雄好漢,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
“出去玩兒去吧”
剛出家門就聽媽媽說:“現在家裏好點了,你看是不是叫大哥也來,你們兄弟兩個也好有個照應。”
“我看也是,再說爹媽死得早,多虧大哥照顧,我才能活這麼大,要是沒有大哥我早就餓死了。”
就這樣謝同心的大伯和老爸一起開始了創業之路,創業之路的艱辛不是我們能體會的。
就這樣,轉眼間謝同心該上小學了,到了小學,和幼兒園又有了很大的差別,上幼兒園是在本村上的,但是上小學就是在鄰村,一個班的學生也有12人變成了36人,這樣班裏的學生多了,學習好的也多了,但是人也雜了,但謝同心依然是全校的焦點,誰讓他有一個有錢的老爸呢,就連鎮長都是他老爸的朋友。所以謝同心也就成了學校老師照顧的對象。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班裏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