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年底,狄傑太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了。股市已經從1664的低位反彈了一倍有餘,到了3419點的位置。市場上高喊4000點的呼聲又起了。而自己的帳戶也是在那一波反彈行情中終於榮升到了7位數。這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啊。狄傑當時是點了滿滿一桌的豐盛晚餐慶祝自己終於邁入了百萬富翁的門檻,從此人生將上新台階了。
那個時候100萬已經不是個大數目了,甚至比7,80年代的萬元戶都遠遠遜色,原因就是有錢人成長的太快了,物價指數也漲得太快。100萬也隻夠全額付款買一套市中心50平米的不帶精裝修的小房子。
狄傑覺得自己隻有更加努力地去獲取“牛犢”,把牛欄填滿才有可能追得上財富在民間增長的腳步和速度,甚至要對“牛犢”的要求更高才行,比如,最初隻是想要0成本或者是負成本的股份,現在看起來這樣還遠遠不夠,必須要負成本的三位數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也就是一隻股票是好是壞已經不再於它是漲是跌,而是在於它進入自己”牛欄“的那一刻是負的多少成本(為自己貢獻了多少利潤)。這樣做對於操作者來說是需要更高的心智與理財智慧的,而且資金周轉與回籠的時間不得不延長一些(不加大本金的狀態下)。把操作周期通常為2個交易日的”軍規“調整至一周,也就是5個交易日。
人生的第一個100萬是最難賺取的,有了第一個100萬之後,怎樣保住這個數字不使其後退縮水並追求穩定的增長率也就成為了首要任務。100萬到1000萬的距離又有多遠呢?很多的百萬富翁最想知道的謎底豈非也就是這個。
跟著股票市場一起大幅度反彈的當然還有房地產市場。事實上房價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經曆了短暫的下跌,之後可謂是一路高歌,股票市場是望塵莫及的。後來人們都把這些歸罪於4萬億計劃的出台。跟股票最為明顯不同的是,房價真就應驗了隻漲不跌的俗語,而股市則一波三折,漲漲跌跌中徘徊,3500點都已經成為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了。在炒房者們看來,股票市場就是垃圾場,他們更看不懂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願意投錢去買垃圾然後等著虧本,這簡直不可思議啊。他們忘了,市場上麵還是散戶們居多,炒股票的門檻又低,炒房子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根本就不適合散戶們玩。也許有一天自己炒股賺了錢會炒房也說不定,這就是所有散戶們的心態了,對於絕大多數的散戶們來說,炒房就永遠隻生活在他們口中的那個”也許“當中而沒有實現的那天。
狄傑卻並不想要用”也許“兩個字,在他的心裏,炒房不是也許,是必須的。等自己的二五工程完成之後,房子就該就是下個目標了。他要顛覆的就是:股票市場就是個垃圾場,永遠也不能使人致富的觀念。股票市場是不是垃圾場這要取決於炒股的人的理財智慧是高還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