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模型是建築方案設計的高端表現形式,當傳統設計圖紙不能全麵反映建築空間關係時,建築模型卻能充分體現它的優勢,對形體結構縱深作精確的定位。現代建築模型設計與製作不再是方案設計的附屬,它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讓同學們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潛心鑽研。
精致華美的商業展示模型是目前行業的追求目標,商業展示模型講究表現效果,采用高檔成品PVC板,通過精密數控機床加工,配置豐富多彩的光電設備,使學術研究性建築模型望塵莫及。但是創意構思和空間形體仍舊是基礎,材料與設備在不斷更進,而創作思想卻很難有所突破,要對建築模型的認識有所提高,要在商業競爭中搶占先機,還得從基礎開始,在頭腦中建立係統的知識體係,使建築模型作品得到質的飛躍。
建築模型的學習過程主要分為方案設計、材料選配和實踐操作三個階段。方案設計包括創意設計和圖紙設計兩個層次,大多數情況下是對現有建築設計方案作歸納,既要完整反映原創方案的空間形體,又要對細部構造作大膽概括,同時還需繪製模型製作圖紙,將尺寸、比例、材料名稱詳盡地標注出來。模型設計圖的深入程度並不亞於建築設計圖,隻是受眾麵較窄,可以運用草圖繪製軟件表現。材料是建築模型製作的媒介,選配時要根據創意構思、表現目的、投資狀況作綜合考慮。研究性建築模型趨向於素色主義,對材料的需求比較單一,而商業展示性建築模型則要求質地豐富、效果出眾。一般而言,建築模型的材料選配比為1∶3∶6,即普通材料占60%,中檔材料占30%,高檔材料占10%。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築模型以中低檔材料為主,適當增添成品裝飾板與配景構件,甚至可以配合照明器具來渲染效果,以有限的條件去創造無限的精彩。實踐操作是建築模型的生成途徑,在學習中,操作技法可以多種多樣,以教材為依據作自由發揮,任何日用品、文具、設備都可能成為模型製作的得力工具,創造出無窮的變化。建築模型的學習過程既是研究過程又是創新過程,在本書所列方法的指導上還要進一步開拓思維,創造新意。
本書共分為六章,針對普通高等院校建築設計專業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所開設的建築模型課程,全麵地講解了建築模型的起源發展、設計方法、材料選配和實踐操作。書中的建築模型作品大部分由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藝術設計係師生創作完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2009年8月於武昌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