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整裝出發(1 / 2)

壞孩子一共配備了兩套動力裝置,除了黑子動力,還增加了普通的核動力係統。為何做了兩手準備,當然大有文章。從月亮到達牛頓線起點接近6。5億公裏,它處於木星外沿。之所以將牛頓線起始位置定在木星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為了避開小行星帶,同時,木星外圍太空環境好,比較空曠,沒有太多的星石障礙,有利於太空船加速。

因此,在到達牛頓線之前,使用黑子動力並不現實,還是需要通過核動力係統來進行操作掌控。

張驍較之於李洪濤,對各項航空動力係統非常熟知,因此看完了黑子動力二代的設計和參數,大約能夠把握二代係統的卓越性能。李洪濤雖說也不差,可是他的專長並不在此,當年“黑鷹王子”之稱的李洪濤最擅駕駛,是一個天生的航空“舵手”。

美國五角大樓航空科技部選擇張驍八人的原因就是他們各有所長,能夠在浩瀚的宇宙中相互彌補彼此的不足。例如,科爾最拿手的是搖滾音樂,心理學家認為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音樂可以使人擺脫疲憊,振奮神經;瓊斯在微腦係統處理與編輯中展現了非凡之處。誰也無法保證太空船的係統是否會在某個時刻短路崩潰,一個優秀的IT工程師在太空船上的地位自然不可動搖。

奧斯克是個心理學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讓患者擺脫失落、煩悶、暴躁、不安,或許正是出自這個原因,令奧斯克異常巧言滑舌。法魯迪是一名醫生,內科外科全部不在話下,同樣的,到達新環境中,假如宇航員出現了身體上的不適,沒有一名在行的醫生非常危險。誰知道在遙遠的費爾曼星球是否會有意想不到的病毒變異。

普金曾在俄國當過特種兵,身材最為魁梧,更是矯健。最重要的是,他有勇有謀,十八般武器信手捏來。吉布科呢?她是生物、地質學家,年紀八個人中最年長,四十三歲。所有人都不希望這次前往費爾曼星球一無所得,有關於星球上的環境、氣候因素,隻有專業人士才能看得更加清澈。

四家航空科技部看來考慮的十分周全,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如今隻有靜靜等候發射升空日期。

名麵上說休息,張驍和李洪濤依舊在輕鬆之餘多次翻閱了太空手冊,檢查補漏,擔心自己疏忽了某些不經意的內容。於是,這一天,也是在緊張中度過。

四國航空部日夜兼程,連番輪換,更是偷不得半點空閑。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網絡電視媒體都在報道這件事。所有人都無比期待此番遠征,到底會給地球人帶來怎樣的福利和回報。

10月8號清晨5點,張驍與李洪濤早早由專人駕駛運輸車將他們送到了發射塔下,科爾、瓊斯、奧斯克、法魯迪、吉布科、普金緊隨之後。不知道這個“送行”儀式是不是華夏人想出來的,總之,由喬治主任主持的動員大會(姑且這麼稱呼吧)準時召開。

泛濫的辭藻,煽情的言語,令在場許多人都有所動容。

“這是我們人類偉大的時候!這是新時代的開辟!”喬治顫抖的胡須,揮動著手,慷慨激揚的噴灑唾沫星子。

接下來,八位航天員正裝亮相,統一的藍色航天服,輕薄颯爽,沒有了二十世紀那般臃腫。他們盡情地招手,這是屬於他們的時刻!不是嗎?

全世界各地煙花綻放,歡騰四起。

地球時間,5點30分,八名宇航員開始進入飛船。

壞孩子長一百米,寬三十米,是新一代航天器中最寬敞的飛船。飛船垂直放,入艙口在距離地麵80米處,八人乘坐電梯,依次進入。

整個太空艙被分成了駕駛艙、生活艙、入眠艙、儲備艙、實驗艙、機械艙、緊急逃逸艙和廢物艙九個部分。從入艙口下去,便直接到了處在最頂端的駕駛艙,印入眼簾的便是八個座位,按照二、三、三的順序排列,每個座位前麵都是數不盡的機器儀表,屏幕操杆。正對著座位的是巨大的屏幕,此時,屏幕上正在實時放送著飛船前端浩瀚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