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空探索(1 / 2)

2099年,二十二世紀前夕,能源危機已經遍布全球各地。兩萬億桶石油早被開采用盡,美國頁岩氣開發,卻無法驅動傳統發動機,而從二十一世紀初期便開始尋求的替代新能源,更是在百年時間內沒有任何突破性進展。高儲能電池,這個曾經被給予希望的替代品,卻因為它極差的安全性能、較長的充電周期、低效的續航能力並沒有得於發揮。風能,水能,太陽能,這些微小的能量補給壓根滿足不了全球對於能源的巨大需求。

美國在能源領域早有準備,自從二十一世紀五十年代,以代號為“宙斯”係列的太空探尋器便發射升空,以尋求外太空能源。直到二十一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在短短三十年時間裏麵發射三十八架太空探尋器,“宙斯”係列從一號延續到了三十八號。

除了美國,俄羅斯,歐盟,華夏同期也做出了許多動作。俄羅斯啟動了代號“加加林”星球計劃,歐洲宇航局則是以“哥倫布”命名,希望在遙遠浩瀚的星際中尋到新的殖民地。華夏的“盤古”深空探索計劃也是緊隨其後。

在航空領域,世界布局份外明朗,四大航天局占據了全球所有的星際遠航。

當中做得最好的任然是美國,財大氣粗,科技先進,占據了十成的上風。

但是,由於航空推進器技術不成熟,四個航天局之間差距似乎並不十分明顯。最新資料,美國已經探索的最遠距離是距離地球十光年貝倫星座;歐盟、俄羅斯、華夏則分別分布在八光年處。

月亮,早就踏遍了人類的足跡。華夏的龍基地建立在靠近雨海的虹灣地區,這裏也曾經是嫦娥三號當年登月的落腳點,如今,則成為了華夏在月球上劃分的地盤。

美國將“月球五角大樓”基地修建在了雲海地區,也是四家航天局中最大的月球基地,其占地麵積比華夏多了一倍,比起華夏、歐盟和俄羅斯基地總麵積之和也小不了多少。

歐盟的藍色月牙基地處在中央灣,位於龍基地東南方向,五角大樓基地東北方向;而俄羅斯的伯利亞斯基基地則位於月牙基地的東麵靜海地區。

目前來說,移民月球的地球人並不多,華夏有一百零八名,美國三百六十名,歐盟一百七十名,俄羅斯一百一十名。他們當中大多數人是各領域科學家,為了研究科學進展住入了月球基地。

美國卻是不同,他們試圖創造另一番場景。在五角大樓基地南麵,有一個“安樂鎮”,這個美國航天局的人類試驗田,主要致力於研究人類在脫離月球的情況下,會產生怎樣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安樂鎮上每天的場景與地球上相差無二,孩童們早上七點出發上學,大人出門工作,每個人看上去有條不紊的扮演著自己的角色。

相對於人類模擬,華夏、俄羅斯、歐盟並沒有進行,一來他們認為條件並不成熟;二來,現在的基地也容納不了其他更多的人類。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四家航天局一致同意,所有的航天探索,隻沿著一條既定太空線路,稱之為:牛頓線。這條線路經過上萬次驗證,航線上遇到的障礙最少,最安全。

今年是二十一世紀末年,四家航天局破天荒在2098年組成了聯合探索隊,將於2099年十月八號發射,目的地是距離三光年外的費耳曼星球。

因為,在太空放射性譜儀檢測中,科學家發現,這個星球極有可能存在人類需要的核燃料鈾235。同時,為了紀念******到來,他們也願意將此行稱之為“世紀之旅”,象征著人類文明的新起點。

在這之前,盡管探測器已經深入太空久遠,人類卻始終沒有離開距離火星以外的其他行星。

“感謝生命艙的發明!”美國宇航局月球局局長安德森對著四國聯合會上的其他成員讚歎道。因為生命艙的發明,將人類太空遠航的限度足足放大了一百倍。生命艙能夠最多保持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在一千年時間內不發生任何變異。這是多麼偉大的發明!

這次費曼星球之行一共選中了八人,每個國家兩人,他們早在去年便集結在一起,共同接受培訓鍛煉。其中,俄羅斯和歐盟分別還派了一個女性宇航員。美國兩名航天員姓名:瓊斯,科爾;華夏:李洪濤,張驍;歐盟:奧斯克,法魯迪(女);俄國:吉布科(女),普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