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病從指甲測知(一)(1 / 3)

第一節 概述

指甲是手指的一部分,在診查疾病中有著特殊的意義。觀察的內容是氣、色、形態,類似於氣色形態學派的方法。

指甲為髒腑氣血的外榮,與人體的髒腑經絡有直接聯係,能夠充分地反映人體生理、病理變化。這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詳細記載,對人體生理、病理變化,是以經絡、髒腑、氣血作為一個統一體來加以論述的。人體指甲端是經脈氣血出發之處,稱為十二經脈的井穴。如《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五髒六腑,六腑五腧,經脈十二,經絡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者流散無窮。”又如《靈樞,經脈》篇曰:“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絡大腸屬肺,概墉內,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大腸,手陽明之脈,出大指(甲)之端”。所有十二經脈井穴,均出入於爪甲根端。正因爪甲根端是經脈井穴出發點,這些部位有申襞甲床豐富的脈絡徽循環。作為溝通氣血的渠道,陽經自此出表,陰經自此入裏,人身氣血得以通過經絡係統流往於五髒六腑、四肢百骸,所以人體生理病理能充分反映於指甲。人體生理病理氣血信息能透過經絡係統,投射於指甲這麵微型熒屏而形成具有特異性的甲象。

在《內經》中早就指出了爪甲與髒腑的關係。在《靈樞經脈》篇中詳細論述了手拇指甲根少商穴循太陰經連屬於肺髒,手食指甲根商陽穴循陽明經連屑於大腸腑,手小指甲根少澤穴從後側循太陽經連屬於小腸腑,等等。這是爪甲與髒腑之間通過經脈直接連通。因此,髒腑榮枯,機能盛衰,莫不引起甲象的變化。

此外,四肢爪甲靠氣血榮潤。《靈樞,邪客》篇說:“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行四末。《素問六節髒象》說:“肝者,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氣血”;《素問,五髒生成篇》雲:“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爪受血而能攝”。這些均說明四肢爪甲與氣血的關係非常密切,當人體氣]III發生變化便可在指甲上有所表現,並能反映髒腑病機。《靈樞‘本藏》篇曰:“肝應爪,爪厚色黃者膽厚,爪薄色紅者輝薄,爪堅色青者膽急,爪薄色赤者膽緩,爪直色白無約者膽直,爪惡色黑多紋者,堪結也”。這裏講的是指甲形態、質地、色澤與內髒的生理病理關係。《靈樞“論疾診尺》篇指出:“身痛麵色II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疽也”。曰: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至可見疾病在內,而甲象則顯示於外,故從甲診入手,可達辨病的目的。

曆代醫家對診甲辨證亦取得十分可貴的經驗。如《中藏經》中說:“手足甲肉黑色者死”,“筋絕魂驚虛恐,手足甲青,呼罵不休,八九日死”。清“陳士鐸《石室秘錄》指出:“指甲盡行脫落、乃腎經火虛”。此外,在《四診抉微》、《形色外診簡摩》中,亦均有論述。近年,有學者在前人診斷的基礎上,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對臨床診斷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西醫學也非常重視觀察指甲的變化,如慢性肺病的人有杵狀指,貧血的人往往指甲蒼白,瘀血的人指甲常青紫,手部濕疹可使指甲粗糙增厚,缺少維生素或缺少微量元素,指甲往往軟化變形,等等,已形成西醫診斷時的常識。西醫學認為,指甲由堅實的甲化上皮組織所組成,是凸鏡半透明的角質板。甲的根部在甲溝內,觀察不清。最明顯的暴露部分叫甲身(又稱甲體,甲板)。甲身的長、寬、厚各人不同,一般長10至15毫米,寬10至17毫米,厚10.3至10.37毫米。甲板前麵擴展前伸遊離於指末端頂部的名叫甲前極(又稱遊離緣)。甲板的後麵叫甲後極。甲後極蘿白的部分叫甲半月或甲彌影,叫小指甲。包繞著甲身周圍的皮膚叫甲廓。甲廓與甲身之間的凹陷部分叫甲溝。甲身下的組織叫甲床或甲托。指甲由甲根部的甲母組織產生。指甲生長時的營養由甲床上的血管供應。

正常人的指甲從甲根長到甲前極,大約需一個半月到3個月,但與年齡、氣候及健康狀況有密切的關係。如兒童指甲要比老年人指甲生長快2至4倍。

指甲能準確地反映人體營養與健康狀況,通過指甲,可以觀察血液循環係統的正常與否。換句話說,指甲是人體體質的反映場所。由於指甲不停地向上生長,故能夠將過去發生的疾病記載在上麵。

指甲診在中西醫中都有重要價值。診斷指甲,應在自然光條件下進行,患者將手自然伸直,使指甲朝上,醫生眼睛距指甲33厘米左右進行全麵觀察,包括甲身、甲溝、甲床、甲半月等,注意其氣色形態的變化。

正常指甲應亮滑潤澤(有氣色)呈淡紅含蓄,甲半月清晰(顏色)指甲縱橫皆呈弧形微曲,但弧度很小,厚薄適中而堅韌(形態),這說明人體氣血充足,全身氣機流暢,髒腑功能調和,身體健康。

若顏色形態中發生變化,則說明身體情況有異。人體各部位疾病反映在指甲上的位置不同,各個指甲的不同區域同時也反應人體不同部位的情況。

一般來說,拇指指甲多反映頭部、頸部病變;食指指甲多反映頭以下和膈肌以上之間的病變(如心肺、胸等);中指反映膈肌以下與肚臍之間的病變(如肝、膽、脾胃);無名指多反映肚臍以下至二陰以上的病變(腎、膀胱、腸道等)小指多反映二陰及下肢的病變(二陰,兩下肢)。

同時,每個指甲又分左、右、上、下、中五個區。

上區:在指甲的遠端部位,以兩側角為點,連線的遠端區域即是。相當於甲身遊離處。

下區:在甲半月部位。

左區:上、下區左側點連線的左側區域,即左側邊緣。

右區:與右側相對,尺側一邊即是。

中區:其四個區所圍繞的中間部位。

根據上述分區,那麼一幅指甲“髒腑圖”也就具體“畫出來”了。1.拇指甲

1.拇指指甲中區多提示頭部病變;左區提示頭部左側病變;右區反映頭部右側病變;上區反映頭之上部病變;下區反映頭之下部病變。

2.食指甲

食指指甲中區提示咽喉、氣管、肺等呼吸道疾病及心血管疾患;左區提示左側胸部、肩部、左肺部的病變;右區反映右側胸部、肩部、頸部、肺部等病變;上區提示頸部、氣管、心髒的病變;下區提示中焦、胃的病變;右異常反應(如白斑、紅點、暗紅條紋等)貫穿任何一指指甲的上、中、下三區,提示頸椎、脊椎有病。

3.中指甲

中指甲的中區多提示胃、腸、膈的病變;上區多反映膈、肺的病變,下區多反映肚臍、腹部病變;右區多反映肝、膽疾患;左區多反映胃、膈、胰的病變。

4.無名指指甲

無名指指甲的中區多反映臍部、小腹、腰部、膀胱、腎等病變;右區多反映肝膽病變;左區多反映脾、結腸的病變;上區多反映腰椎臍部的病變;下區多反映膀胱、肝、膽的疾患。

5.小指指甲

小指指甲的上區多反映腰部及膀胱的病變;下區反映兩下肢的病變;中區多反映下肢及生殖係統的疾患;左邊提示左下肢及生殖係統左側的病患,右區提示右下肢及生殖係統右側的病變。

以上各區,結合局部氣色形態的變化,可以較具體地確定病變部位,但其準確性需要進一步探討。

第二節 病從指甲顏色測知

正常的指甲,顏色應呈粉紅色或桃紅色而且富有光澤,這提示機體健康。若指甲的顏色、光澤一旦發生變化,身體即發生變化。

指甲的顏色由兩方麵組成,一是與指甲本身的顏色有關,再就是取決於甲下的血色。而甲下的血色可以直觀準確地反映人體氣血的盛衰,經絡的暢滯,疾病的性質,身體的強弱。觀察指甲顏色的變化,是望甲診病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中醫學對甲色的認識

1.白色

(一)指甲色白為寒證。《望診遵經“爪甲望法提綱》曰:“爪甲白者寒證”。

(二)一般色蒼白者為虛寒,多因脾腎陽衰。

(三)色淡白者,多為血虛,或氣血兩虛。

(四)指甲軟萎撖白,壓之白而無華,多是元氣虧損,肝血不榮。

2.紅色

(一)指甲色紅主熱證,一般為氣分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