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家具收藏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熱起來的,但那時隻是在收藏家和有實力的老板、高級白領間熱,屬於局部熱。
近15年來,中國古典家具收藏熱在海內外興起,方興未艾。在國內,古風今漸,舊式家具的陳設已成時尚,由此,古典家具的修理、仿製及買賣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古典家具的收藏及研究也逐漸由冷趨熱,一些古典家具愛好者,成立了研究會並出版會刊。
在國外,中國古代的家具藝術,也日益受到重視,明、清家具已成為國外收藏家的熱門貨。美國的文藝複興鎮,還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同時,也成立了研究學會,編印出版純學術性的季刊。這股熱說明了中國古代的家具藝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被重新認識。有專家認為,這是中國古典家具藝術複興的前奏。
近10年,古典家具收藏熱首先表現在拍賣會上。
1996年秋,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在美國紐約總部舉辦了一場中國古典家具拍賣會,這也是有史以來國際拍賣公司第一次舉辦中國古典家具拍賣會。世界各地收藏家300餘人親臨現場,其中有幾十位來自新加坡以及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地區的華人。
經過兩小時的激烈競爭,107件拍品全部成交,拍品成交價四次打破曆史最高紀錄,有的竟超過估價的十倍。拍品中價位最高的是一件清代黃花梨大座屏,以100萬美元被美國一家博物館購藏,加上傭金,相當於人民幣近1000萬元。
這次拍賣標誌著中國古典家具已經躋身於世界級重要拍賣品行列。總體上看,海內外拍賣行和古玩市場是遙相呼應的,佳士得、蘇富比兩大拍賣行幾乎每年都有古典家具的拍賣專場,古典家具特別是黃花梨家具行情一路看漲。
在最近20年裏,黃花梨、紫檀、烏木、鐵力、雞翅等硬木家具的價格升了50~100倍,其中以海南黃花梨的漲幅最為驚人,漲幅高達1萬倍。
古典家具收藏拍賣熱在中國大陸從2002年前後初露端倪。當時,作為紅木家具傳統產地的北京、廣州等城市出現紅木家具投資潮後,其熱潮很快擴散至全國,並影響到國際收藏市場。
在這方麵影響最大、表現最突出的當屬拍賣會,收藏者對拍賣會上的藏品質量比較信任,充滿期待,拍品大都是明清家具中保存下來的精品與真品,拍出的價格在當時看來相當驚人。
2002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拍賣一件高3.2米的清初黃花梨雕雲龍紋大四件櫃,成交價高達943.8萬元。
在2005年8月北京翰海秋拍會上,國內家具拍賣的最高價被一隻清初黃花梨雕雲龍紋四件櫃以1100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刷新。
2007年11月北京保利中國藝術品夜場拍賣會中,清乾隆紫檀方角大四件櫃以2800萬元的價格刷新了翰海兩年前創造的中國家具拍賣的世界紀錄。
然而,如此高的拍賣成交價格仍然還有上漲的空間。在2008年4月27日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紫檀大平頭案以3136萬元成交,刷新了中國古典家具拍賣的世界紀錄。不久後,一件清乾隆紫檀有束腰西番蓮博古圖羅漢床又以3248萬元的成交價再次刷新紀錄。
這些古典家具昂貴的成交價格,對紅木家具價格起著十分明顯的帶動作用。這些不斷打破中國古典家具世界紀錄的拍賣品誕生後,不久又會出現新紀錄。
2009年10月8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秋季拍賣會,估價為2000萬~3000萬港元的乾隆禦製水波雲龍寶座,最終以8578萬港元成交,又一次打破中國家具世界拍賣紀錄。
該場拍賣會上,這張清代乾隆皇帝的紫檀寶座成為最大賣點。寶座由上乘紫檀木精心雕琢而成,五條“水波雲龍”栩栩如生,長140.5厘米,是當時拍出的最大紫檀木龍椅之一。這張寶座1935年曾在日本大阪展覽,一直被私人收藏,這是第一次公開拍賣,拍賣前市場估價2000萬~300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