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1 / 1)

進入二十一世紀已有十年時間,中國藝術設計隨著經濟的崛起和文化的繁榮在快速發展,既麵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藝術設計是社會變革的產物,自改革開放以來,藝術設計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推動了藝術設計及其教育體係的變革。親身經曆藝術設計教育幾十年發展變遷的筆者,對藝術設計內外因素相互作用及其發展變化的一些規律有著深切體會和認識。作為教學和設計一線的筆者關注著這些變革,並奉獻出他們的研究成果,推動藝術設計的健康發展。

我們身處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思想意識與生活方式日新月異,各領域都在經曆著裂變與融合。全球一體化正在進一步加速,藝術與文化在這一進程中不斷交流與碰撞,創新與變革是推動現代藝術設計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也是其不竭的生命力所在。藝術設計內涵需要升華、形式需要拓展,從而不斷去滿足人們的需求,適應並推動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設計藝術學是科學與藝術、技術與美學交融一體的學科,並與經濟、文化多個學科交叉。因此設計思想、設計觀念、設計方法、設計手段等各個方麵都需要與其他學科同步發展,藝術教育也要不斷地調整教學目標和方向,做到與時俱進。

為了適應教學體係不斷改革和完善的需要,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組織編寫了本套教材。在編寫之前,我們對已出版的相關教材作了認真的分析和研討,結合作者多年的探索與經驗,吸收國內外設計家、教育家在學科發展前沿取得的最新成果,力爭彌補現行教學體係中的不足。藝術設計正日益成為小到市場競爭,大到綜合國力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麵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時代發展,我們的藝術設計教育要想培養擔此重任的合格人才,任重而道遠。編寫反映當代設計現狀、緊跟並引領當代設計發展走向的教材,需要全國同仁的共同努力,不斷探討、交流和提高。

本套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力求做到資料翔實,幫助學生全麵掌握和了解藝術設計的規律和方法,滿足社會對藝術設計教育的新需求,對培養適應時代發展的設計人才有所幫助。並對中國藝術設計教學體係的完善和提高盡到一份綿薄之力,這是我們一如既往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魏嘉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