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您解憂愁 月報
2012年2月 總第57期
目錄
一、辦理情況
“我們為您解憂愁”服務中心二〇一二年一、二月來電、郵件受理情況
“我們為您解憂愁”服務中心二〇一二年一、二月來電特點分析
二、案例精選
行政求決事例選登
行政谘詢事例選登
生活谘詢事例選登
三、他山之石
長三角欲建“數字城市群”促城市可持續發展
濟南園林綠化廢棄物生態處理項目試運營
四、應急專題
乍暖還寒,霧氣迷蒙
五、新聞視點
今年我市將重點發放個人“小土地證”
我市新增17處“電子眼”
太原市四類人群辦公交IC卡可以免費乘車
“12345”政府便民熱線並入數字化城鄉管理指揮中心
六、法律谘詢
公正過的遺囑還可以改嗎
“自願”協議違反勞動法是否有效
七、政策解讀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出台《幼兒園收費管理暫行辦法》進行解答
八、政策指南
太原市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指南
九、數碼時代
破解五大電腦升級誤區
十、職場與健康
上班族如何化解身心疲勞
十一、交流園地
城市管理創新浙江樣本
十二、禮儀之邦
先入為主之第一印象
一、辦理情況
“我們為您解憂愁”服務中心二○一二年一、二月來電、郵件受理情況(2012.1.1—2.29)
◆“解憂愁”服務熱線、區委社情民意通道共接聽、辦理來電119件(次),其中行政求決類51件(次),占來電總數的42.86%;行政谘詢類10件(次),占來電總數的8.40%;生活谘詢類6件(次),占來電總數的5.04%;其它類48件(次),占來電總數的40.34%。
在行政求決類問題中,投訴仍主要集中在城建城管方麵,為48件(次),占行政求決類問題總數的94.12%。其中馬路市場、供暖用暖、垃圾問題投訴較多,分別為20件(次)、6件(次)和5件(次)。
在行政谘詢類問題中,最多的是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方麵的谘詢,為9件(次)。其中以計生工作、民政工作為主,各為2件(次)。
在生活谘詢類問題中,最多的是電話號碼谘詢,共3件。其次是地理方位谘詢,為2件(次)。
在其它類問題中,上級通知27件(次);下級上報事項8件(次)。
◆迎澤區城鄉管理指揮中心接收、辦理市數字城市管理指揮中心交辦案卷9961個;“12319”城管熱線接聽、辦理來電1137個;“12345”便民熱線接聽、辦理來電165個。
◆省委、市委社情民意通道轉辦件6個。
◆收集、辦理群眾互聯網留言10個。
◆區委、區政府總值班室(區應急辦)接聽、辦理來電61個,處置突發事件18個。
“我們為您解憂愁”服務中心二○一二年一、二月來電案卷特點分析(2012.1.1—2.29)
一、投訴類來電主要集中在城市管理方麵
1.馬路市場問題仍位居市民投訴焦點之首。主要集中在迎澤大街廣場以東一帶、五一廣場必勝客及人行天橋上、建設路朝陽街口、解放路大南門十字路口。
2.供暖用暖問題仍是投訴焦點。主要集中在橋東街小區K區及L區、朝陽街水峪小區及鬆莊南小區、百合美地小區、老軍營街辦小區。
3.小區垃圾清運不及時、汙水臭水等市容環衛類問題也較突出,主要集中在滿洲墳小區、東崗路全路段、鐵路宿舍等。
二、谘詢類來電中行政谘詢占多數
1.行政谘詢類來電占行政類問題總數的16.39%。集中在計生工作、社會保障工作、民政工作等方麵。
2.生活谘詢類來電主要集中在電話號碼谘詢、地理方位等方麵。
三、互聯網留言關注城市建設
“社情民意通道”、“對書記、省長說”、“區長信箱”、“在線谘詢”等互聯網留言和媒體曝光除環境衛生、占道經營等方麵建議和投訴外,供暖用暖方麵的投訴較為突出。
四、數字城管工作
1、2月份共受理市城鄉管理指揮中心交辦案卷9961件,結案率為100%,按期結案率為99.6%,返工率為3.8%。
二、案例精選
行政求決類
環境髒亂差 街辦來督促
基本情況:
2月16日,市民來電反映:桃園南路東一巷,環境髒亂差,請相關部門核實處理。
辦理情況:
老軍營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立即到達現場核實,並於第一時間通知祥融物業公司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將此處垃圾徹底清理,要求其必須加強此處的管理和保潔。
反思與啟示:
我們應健全街辦監督管理製度,從源頭上杜絕問題的發生,為市民營造健康、清新的生活環境。
網民投訴收購站 部門聯動除隱患
基本情況:
1月10日,網民在太原新聞網留言反映:起鳳街鐵路住宅小區內,西院西北角有一廢品收購站,經營者隨意堆放廢品,且用明火焚燒垃圾,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辦理情況:
經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秦琦批示,柳巷街道辦事處和公安迎澤分局工作人員立即到達現場核實,該廢品收購站有收購的相關手續,對於其明火焚燒垃圾的情況,執法人員已要求其注意消防安全,嚴禁明火焚燒垃圾物品,保證周邊的環境整潔。
反思與啟示:
網絡信息時代,我們要加強快速反應機製,加強聯動,從“等百姓反映”向“找出問題幫百姓解決”轉變。
違法報亭阻礙交通 限期拆除還道於民
基本情況:
1月16日,網民在太原新聞網留言反映:迎澤區柳巷茂業南側人行道設了一個報亭,使本不寬的商業街人行道路更加狹窄。
辦理情況:
經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秦琦批示,柳巷街道辦事處和規劃迎澤分局安排工作人員現場核實,該報亭屬山西晚報發行處違法設置的輪式移動報亭,在執法人員下達限期拆除通知並做通思想工作後,該報亭於5日後搬離現場。
反思與啟示:
日常監督與檢查,是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降低曝光率、提高滿意率的根本。
關注百姓健康 查處無證飯店
基本情況:
1月5日,韓先生通過12345網上留言反映:開化寺南街8號金地國際公館小區內,物業公司個人私自開設小飯店。
辦理情況:
區食藥監分局立即趕赴現場進行了了解,該飯店營業時間為每天11:30到13:00,調查得知飯店無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從業人員無健康證,存在極大的隱患,對此,食藥監分局執法人員立刻進行說服教育並下達監督意見書責令其停止營業。
反思與啟示:
摸清底數,疏堵結合,避免反彈。
行政谘詢類
計生工作谘詢——如何辦理獨生子女證
1月14日,一位女士來電詢問:如何辦理獨生子女證?經查詢後告知,辦理獨生子女證程序是:1.到女方戶口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領取獨生子女登記表(一式四份)和獨生子女本;2.登記表上夫妻雙方單位蓋章,獨生子女證上女方單位蓋章,並貼女方照片一張;3.開具采取長效節育證明(醫院);4.持登記表和獨生子女證,采取長效節育的證明到女方所在地街道辦事處辦理。
社會保障谘詢——私營企業如何給員工辦理保險
2月7日,一位私營企業老板來電谘詢:如何給員工辦理保險?經詢問區社保中心得知,辦理職工保險需攜帶營業執照、技術監督編碼證、銀行開戶證明和法人身份證的原件及複印件,去位於五一東街99號的社保大廳6、7號窗口辦理,聯係電話是4074142。
公安工作谘詢——集體戶口可落至經濟適用房
2月17日,網民留言谘詢:可否將其愛人的集體戶口落至新買的經濟適用房?谘詢柳巷派出所戶籍科後網上答複:可以將戶口落至該房屋,持房產證到該房屋所在地派出所,由社區民警審核後即可辦理。
生活谘詢類
其它生活谘詢——駕照到期如何更換
1月6日,一位先生來電詢問:南內環街武警總隊屬於哪個社區,駕照到期更換需要帶些什麼材料?經查詢後告知:屬於南內環社區,更換駕照需本人攜帶身份證、駕照和健康證明到任一交警隊辦理即可。
鐵路時刻谘詢——列車時刻信息 中心詳細查詢
2月9日,一位先生來電詢問,從太原到晉城有幾趟列車。中心工作人員查詢後告知,共有四趟:分別為2673次,7:17發車於中午13:02到達;2501次,9:43出發於下午16:55到達;K903次,11:42發車於晚上19:01到達;1551次,19:10發車於次日淩晨2:47到達。
公交線路谘詢——如何乘公車 熱線告訴您
2月19日,一位女士來電詢問,從建南汽車站到大南門應如何乘車?中心工作人員告知,可在建南汽車站乘坐808路,在大南門站下車即到。
三、他山之石
長三角欲建“數字城市群”促城市可持續發展
“數字城市建設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城市群已成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必然結果。可持續的城市群發展建構,需要通過數字、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作為支撐,長三角城市群應發展為數字城市群。”新近在常熟召開的“第二屆長三角地區城鄉規劃研討會”上,上海市城市規劃行業協會、上海市城市設計研究院的專家提出,當前長三角地區仍麵臨一體化的發展困境,主要體現在區域城市的發展定位、分工還不夠合理,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礎設施還未得到最優化的配套和銜接,產業水平、服務功能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等方麵。
據介紹,傳統城市群的發展模式為:便捷、高速的交通網絡基礎設施加上順暢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而數字城市群則是以“數字城市”為基礎,在更大區域範圍內,以網絡形式有序延伸、拓展,再將數字城市的概念逐步放大到整個城市群。
通過數字、信息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最大程度將城市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等要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可視化,以建立起公共信息平台,並用以提供決策支持。
專家認為,世博會已為長三角城市群融合發展為“數字城市群”提供了借鑒。世博會展現了各種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倡導以數字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引領未來生活,如“城市光網”、“網上世博”等各種技術的應用和產品的推廣,就充分展現了數字技術的進步和城市的創新發展。
專家稱,跨區域信息網絡是數字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因此要繼續優化區域內各個城市現有的網絡結構,在立足現有的地理信息係統、遙感、全球定位係統、海量數據處理、三維可視化、辦公自動化、數據倉庫、寬帶網等技術基礎上,同時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即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地麵數字電視網,提高網絡資源綜合利用和信息交互能力,以保障數字城市的建設。
長三角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長三角城市群以全國7.5%的人口、全國1.1%的土地麵積,創造了全國16.5%的GDP,集聚效應日益顯現。
濟南園林綠化廢棄物生態處理項目試運營
隨著濟南市園林綠化廢棄物生態處理及循環利用項目的啟動,過去修剪、脫落或死亡樹木枝條的綠色垃圾也能“變廢為寶”了。
綠色垃圾是怎麼處理掉的
對於綠色垃圾傳統的處理方式不外乎兩個:填埋和焚燒。這些傳統處理方式不僅占用土地、汙染環境,對資源也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且,長期下去會破壞園林種植土壤的生態平衡,導致土壤肥力逐漸下降。如今,一種環保、節約的新型生態處理方式有望取代傳統的處理方式。濟南市園林綠化廢棄物處理站順利投入試運行。據介紹,首期預計年處理枝條27000立方米,可產綠色堆肥產品2000立方米(4萬袋)。產品主要包括:綠地覆蓋物、生物有機肥、植物營養栽培基質、土壤改良劑四大類。與傳統化肥、精製有機肥相比,具有提升土壤肥力、增強抗旱保水能力、改善植物生長狀況、促進植物越冬保溫、降低養護成本、減少汙染、美化環境、實現廢棄物的可持續利用等優勢。
項目推廣麵臨高成本難題
盡管前景十分看好,但濟南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保全坦言,目前這一項目是一個新生事物,麵臨的困難也很多,“一袋堆肥產品成本是30多元,價格高是影響它推廣的最大障礙”。
運輸成本也是製約這一項目的重要因素。正常的枝條一車拉不了多少,因此,合理建設收集渠道,征集固定收集點是下一步的重要措施。“條件成熟的話,可以訂協議,送來多少車廢棄物,我們就返還多少基質,或采取現修剪、現清運、現處理的辦法,想法降低成本。”濟南市園林綠化局副局長呂劍平表示,“今後,濟南市綠化監管的考核標準要將其作為一項硬性指標進行監督和考核”。
四、應急專題
乍暖還寒 霧氣迷蒙
★專家提示★
霧天有害氣體多,灰塵低,氣壓較平時有所下降。人體一旦吸入過多有害物質,易引發各種呼吸道傳染疾病;體虛的老年人也可能因此舊病複發。
大霧天氣下,老年人不宜晨練,如果要堅持晨練,也不應過早出門,上午十點之後,陽光普照時才是鍛煉的最佳時機。此外,大霧天氣出行,短時間行走並無大礙,但最好戴上口罩,也不宜在這樣的天氣裏深呼吸。
飲食預防:
霧天應多喝水,保證呼吸道的濕潤,飲食宜清淡,有呼吸係統疾病的人,可吃一些滋潤類補品以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