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回扣(1 / 2)

晚上7點30分,羅亞林約的買賣雙方都到了。單磊特意打了電話給方舟,給他打氣。簽合同這事兒半點都馬虎不得,方舟做業務員那會,就因為一個字眼用錯了,導致買方毀約,到手的錢就這樣飛了,前期投入的精力全白費。因此,公司方麵是很注重談判的最後一場——簽字。所以,區經單磊同誌雖然相信方舟的能力,但也不得不打電話囑咐。

方舟先將賣方叫出談判室,確定他的賣價是260萬淨收。所謂淨收就是不管營業稅、契稅、印花稅、傭金什麼,他一概不付,隻要收到260萬幹淨錢就行。方舟讓賣方坐在工作室喝茶,讓羅亞林陪他聊天,至於內容,隻要不離譜,扯淡也行,反正不要讓買賣雙方直接聊得相見恨晚是最好的。不然,還要中介幹嘛?

方舟倒了杯茶,上好的烏龍——如果你不知道對方喜歡喝什麼茶,泡杯烏龍總是錯不到哪裏去的——走進談判室,跟買方聊起來。因為買賣雙方之前來這邊談過幾次,由羅亞林負責,方舟不參與。今天是談判的最後一場,經理必須出馬,所以,方舟有必要再次確定一下買賣雙方所給出的價格。買方價格確定是給280萬全包。所謂全包是指包括營業稅、契稅、傭金、印花稅等在內的所有費用,就給280萬。這些,方舟心裏都盤算過,全部稅費算下來是13萬多一點。也就是說,買方給出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67萬幹淨錢,比賣方要求淨收260萬還要高出7萬左右。為什麼他能給這麼多?因為,方舟最開始讓業務員報價的時候,報的是賣方280萬淨收,算下稅費就得295萬。這房子坐北朝南,戶型方正,裝修精美,均價雖是略高於市場,但所有高檔家私電器都是附帶品,賣方是免費送的,還有一個地下車位。這樣的房子,要麼看不中,隻要看中的人,都不會吝嗇給價。這年頭,經理不是好當的,每一套放入市場的房子,隻要公司有資料,經理都要親自去看一看,這樣才能在一開始就知道如何指引業務員去做單。正是因為方舟看過這房子,所以,之前讓羅亞林報價的時候多報了20萬,這20萬的差價用行內的術語表達叫做“紮價”。凡是紮了價的房子,要麼最初就流單,如能談到最後一場,通常都會成單。因為紮價是中介最重要的一個籌碼,這個籌碼一放出去,沒有不簽字的。何況“家私電器”和“車位”這兩個籌碼,也還在方舟手裏,沒有告訴買方。

方舟告訴買方,這房子還有一個終身車位,當初業主花8萬塊錢買的,問他想不想要。買方表現得很感興趣,主動說:“經理,你若幫我爭取到這個車位,業主不加錢,我給你5千塊錢如何”?方舟裝作很為難的樣子:“這恐怕不太好辦,這業主的弟弟在小區裏也有一套房,隻是沒有車位,之前說要留給他弟弟的”。買方急了:“沒有車位,那我的車隻能每天停馬路上了!一萬。你幫我爭取,我給你一萬,不然,今天這買賣我不和你們做了”。見他上鉤了,方舟鬆了口氣:“好吧,為了公司的這筆生意,我盡量試試。有言在先,成不成你都不能怨我,如果成了,別忘記,一萬哦”。買方連連點頭:“放心啦,我們潮州人最講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