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禁區。
這個名字隻是引用了以前人們所比喻的人對大腦的那未開發的百分之九十的大腦的稱呼,所以如果有人以此來說明我的實驗襲用了別人的創意,我現在倒算是坦白,還希望在座各位能對我從寬處理……
講演一開始,會場一陣短促的哄笑聲便活躍了氣氛。在講台上的講演者抬手示意下,會場的哄笑漸漸平息下來,自始至終講演者麵帶微笑,演講台後方的巨幕上投放了主攝像機給他的近景特寫,這樣在場的所有觀眾都不會因為就坐的遠近而看不清他慈祥的臉上那和藹的笑容,染得烏黑的頭發在燈光下有著不一樣的閃亮。
所謂的上帝禁區實驗其實就是改造夢境的實驗。
端腦主功能神經係統進入休眠後部分係統經絡處於工作狀態,這些神經係統依然掌管著人在休眠下對端腦記憶單元裏的信息以及感官信息,並對它們進行邏輯性的思維分析和信息交換,這個過程產生的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影像便是今晚的主題,也就是夢產生的原因。
夢通常是無序性的存在,主要因素是由於日常生活中端腦對信息有意識或是無意識的記憶存儲,擅長邏輯推理的左端腦半球在對信息進行簡單處理後,通過胼胝體和海馬體向擅長深度記憶的右端腦半球進行信息交換。由於左右端腦半球都具有相同的功能,隻是它們的分工側重不一才形成了它們獨自的信息邏輯處理方式,所以當左端腦半球在睡眠中處於低運作狀態時,右端腦半球接管了左端腦半球的大部分工作,夢境就是在這個情況下產生的,所以當你醒來時,也就是左端腦半球接管大部分的信息管理時,你所回想起來的夢境是不合邏輯無序的淩亂夢境。
夢的另一個重要特性是時間差,由於左右端腦半球的分工側重不同,右端腦半球在短時間處理信息記憶存儲的能力方麵要比左端腦半球要優,主要體現在夢境與現實的時間差上。做過夢的人都知道現實中的半小時,十分鍾,或是一分鍾。它都可能讓你體驗到一小時,一天,甚至更長時間的夢境。
基於以上這兩點,可以提出一個設定,也就是改造夢境的設定。
雖然在夢境中處理信息的右端腦半球不擅長邏輯推理,但並不是不具備這樣的功能,經過訓練也是能讓它進行邏輯推理的。這樣訓練後的右端腦半球就能在我們休息的時候像左端腦半球一樣工作,在那個無限壓縮時間的夢境中我們一樣工作學習。這樣的左右端腦半球相互交替地運作能使我們的學習工作不再受製於時間。要知道,那可是一個像神話中說的天上一日地上三年時間差的世界。
另一種可能性是我們可以破譯夢的密碼,也就是在夢境中找出右端腦半球獨有的思維邏輯方式,這樣在不破壞夢境原有狀態的情況下一樣能在夢境中觀察或是操作右端腦半球所處理的記憶信息。
當然,我的兩個學生,參與實驗前他們成績都表現平平,這也是我選擇他們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在不久前今年全國的數理化競賽中,他們都取得了前三的好成績,這就是對這個實驗初步成功性的一個完美體現。
正如以前我所說的,我們會繼續努力更加完善修正實驗的各種問題,爭取早日可以讓全人類體驗到這種革命性用腦方式,讓人類徹底地從上帝的禁區中解放出來。
賈教授激情得手舞足蹈,他顯然是一位很擅長演講的人。片刻停頓中,會場暴起熱烈的掌聲。這一次他並沒有及時地去製止,而是微笑著等待這榮譽的回響自己慢慢回複平靜。
掌聲中,一個長相恬靜的女生走上了演講台,教授走到女生身邊,輕輕地拍了下女生的肩膀。
‘她是我的一個學生,也就是傳言中我襲用了她的理論設想的那個女孩,她是一個孤兒院來的孩子,目前就寄住在我家裏,她和我們一家人都相處得很融洽。她是一個乖巧的女孩,我並不知道製造謠言的人為何要傷害這麼一個善良的女孩,如果可以,我希望那個人謠言的主角是其它一個博學的教授,而不是連海馬體都不知為何物的小女生,她年紀太小了,她才十八歲,她不應該承受這些。她不應該為某些人不為人知的目的受到社會輿論壓力,她隻是一個孩子啊!’
會場的氣氛從激昂中褪變,教授的眼眶不知道何時竟濕潤了,他從筆挺的西服口袋中取出手帕輕輕地擦拭了眼鏡後麵滲出眼眶的淚滴。旁邊的女孩也無聲地抽泣著,向現場的觀眾和數不清的攝像機鞠了一個躬,又轉身向教授深深地鞠躬,在教授扶起她與她輕輕相擁後,女孩匆匆走向後台,揮淚奔出了會場,甩下還在繼續動情講演的教授以及被他深深感染的會場,消失在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