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景區危機,你不願意看到的事實!(1)(1 / 3)

一、我們對大自然景觀做了什麼?

無限美好的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她的豐腴賦予了我們生命和夢想,她的美好讓生命絢麗多彩。

經濟繁榮帶來日益龐大的旅遊“人潮”,美好自然讓更多的人舒緩壓力、賞心悅目。然而,過度旅遊對自然造成的壓力和威脅卻為我們敲響了警鍾。旅遊交通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給氣候變化帶來了巨大壓力;旅遊區的不斷擴大,嚴重影響了野生動植物生長區域的自然環境,對生態造成不可再生的破壞;丟棄垃圾、采摘、捕獵等失控的旅遊行為,不但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好,也加速了無數寶貴自然遺產的流失。

北極:10年後的夏季,這裏可能是一片汪洋

在號稱“冰火之土”的冰島境內,冰河、溫泉、間歇熱泉、火山口、冰帽、熔岩荒漠、瀑布等天然景觀眾多,深受遊客喜愛,北極圈內其他國家的冰雪美景也吸引各國遊人趨之若鶩。在這裏,遊人可以看到美麗的極光。對於熱愛攝影的旅遊者來說,這裏有太多的美景奇觀值得他們用鏡頭捕捉。

經過著名的德雷克海峽,你可以看到無數的海鳥,包括海燕。在狹窄的海灣後麵有一個火山口形成的島,中間是一個麵積巨大的島內湖,這裏可謂一個動物的天堂,各種動物在這種最原始的生態環境下自由地生活。

北極地區的冰山冰冠不斷消融。在2004年到2005年期間,北極附近的永久冰層麵積驟然減少了14%,約73萬平方公裏,大約是兩個德國的國土麵積。與過去的26年相比,2005年和2006年,海冰區域已經縮小了6%。有人猜測,到2013年,北冰洋上的冰雪將會全部消失。科學研究表明,到2040年或更早,北極在夏末將會無冰。整個北冰洋,包括北極地區將是一片汪洋。

大堡礁:這裏隻剩下100年的生命

由於過度捕魚、沿海開發,汙水、農藥入海汙染以及全球氣候變暖,這個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區的珊瑚礁,將在2050年大量消失。珊瑚生長區的海水溫度每提高一度,都會引起珊瑚褪色加速其死亡。如果等待珊瑚礁開始重新自然生成,恢複成現在的規模至少也要200~500年左右。

除了珊瑚,這裏還是成千上萬種魚的棲息地和鯨、海鳥、海龜的滋生地,是海豚最喜歡的嬉戲場所。大堡礁海域生活著大約1500種熱帶海洋魚類。同時生活著4000多種棘皮動物和軟體動物等其他海洋生物。某些瀕臨滅絕的動物物種(如人魚和巨型綠龜)也棲息於此,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威尼斯:它正麵臨洪水威脅

威尼斯正麵臨著洪水的侵襲、地麵下沉和環境汙染等威脅,近年來曾發生聖馬可廣場被洪水所淹的現象。威尼斯與亞得裏亞海僅有一道沙堤相隔,海水回灌現象正威脅著它的存亡,更何況還有全球都麵臨的海平麵上漲。

威尼斯有一條長4公裏、寬30~60米的主運河,與177條支流相通,全城由118個小島組成,城市裏共有2300多條水巷。文化藝術之城:全城有教堂、鍾樓、修道院、宮殿、博物館等藝術及曆史名勝450多處。文藝複興時期,威尼斯是繼佛羅倫薩和羅馬之後的第三個中心。威尼斯共有120座各式教堂,40多座宮殿。最著名的是聖馬可廣場。達尼埃裏旅館則是威尼斯曆史悠久的宮殿型旅館。1932年,威尼斯又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乞力馬紮羅山:它的“雪帽”將在15年內被摘掉

乞力馬紮羅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脈,素有“非洲屋脊”之稱,而許多地理學家則喜歡稱它為“非洲之王”。它距離赤道僅僅300多公裏,頂部卻終年滿布冰雪。但是,全球變暖導致這座非洲最高峰山頂的終年積雪不斷消融,專家預言,“雪帽”將在15年內被摘掉。

乞力馬紮羅山的頂峰叫做Gilman"sPoint,高度5685米。標誌牌的文字很醒目:“你現在正站在非洲大陸之巔……”,小說《乞力馬紮羅的雪》描述到,在乞力馬紮羅的山頂上有一隻風幹的獵豹,誰也不知道它為什麼要到那裏去。也許隻有那隻豹子才知道答案。

為什麼要蜂擁到乞力馬紮羅山呢?也許隻有想去的人才知道。每年12月到次年1月是去乞力馬紮羅山觀賞風景的黃金時期。在欣賞這座“赤道雪峰”獨特地理外貌的同時,還可以看到非洲象、斑馬、駝鳥、長頸鹿、犀牛以及稀有的疣猴和藍猴、阿拉伯羚、大角斑羚。

乞力馬紮羅山由林木線以上的所有山區和穿過山地森林帶的6個森林走廊組成。在漫長的登頂路上,風景會一直從熱帶雨林演變到冰河世紀。盡管乞力馬紮羅山峰頂部終年滿布冰雪,但在2000米以上,5000米以下的山腰部分,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其中不少是非洲乃至世界上的名貴品種。2000米以下的山腰部分,氣候溫暖,雨水充沛。山腳部分,氣候炎熱,常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