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它山之行(1 / 2)

遵義前些年也一直默默無聞,隻不過後來刮起了一股赤色的文化風氣,一下子就把那裏變成了一個轉好運的地方。聽說凡是從遵義回來的人,最後都轉順了,世英也打算借這次藥種采購的機會,去去遵義,順便去一下它山,同為地方文化,紅塔不過幾十米,卻似乎有與昆侖齊名之勢,它山也不過隻是一平常山體,卻因為一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讓別人找了好久,鬧得沸沸揚揚。

做地域規劃和城市整體運作的時候,多有古地名和史料等作特別處理的素材,這一研究處理不要緊,很快就在雲南發現了伊甸園,在貴州找到了夜郎國,在雲南和四川就發現了那條茶馬古道,而在遵義,就發現了它山。它山隻是一座孤山,盡管其熔岩獨特,有攻玉的效果,不過它也隻是在文化界晃了一下而已。

相對其他地域文化來講,寶山根本就沒有任何獨立的優勢,要說寶山之後的筆架,人們寧可上井岡,走走財路、喝喝財源,就已經上筆架了。就名稱來說,寶山就不具有開發的唯一性,去上海逛逛,就可以去一趟寶山。雖然都沒有做適當的開發利用,不過光從曆史角度和經濟狀況來說,都要比隱藏在貴州深處的這個寶山有名得多。在貴州,隻是在平常之中藏了寶,寶山也隻是找到了一條合利之路而已,合多方之利,做循環經濟,下可達民生大計,上可至文化峰巔。其實真正的寶山就是貴州,這裏雖然生活上是艱苦了一點,但就是因為可開發的難度大,這裏才得以保存了大量的自然文化資源。從發達地區過來,從沿海城市過來,才發現這裏的空氣似乎要清新些,這裏的氣候似乎要適宜些。

到餘慶購藥種,順路到它山也隻是想見識一下文化界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而已,世英沒有在這個地方作更多的停留,對這裏,他是熟悉的,雖然一直沒有機會親臨過,但畢竟家鄉離這裏很近,相同的東西有很多,見識是走出來的,如果沒有從多個角度去了解一種文化背景,看到的就永遠隻有平凡。就像去年的湖南之旅,下嶽陽、登嶽陽樓,實際上和寶山整個循環經濟模式相去甚遠,但當冽濤陣陣,湖風刮麵的時候,人卻豪氣頓生,如達空靈,其時胸如怒濤,狂傲不羈,至今日,始有老虎洞綜合產業開發,寶山計劃之第一步運作---背景營造。

它山位於餘慶縣鬆浦鎮,和想象中的完全一樣,在當地,它隻是稍微有些奇怪而已,但相對於整個貴州,它又隻是和其他的山一樣,平凡。這裏沒有和遵義赤色文化鏈接起來,所以也就沒有得到什麼有效的開發,有的,隻是在典籍上有那麼小小的一句話。這次它山之行看來又沒有什麼直接性的收獲了,然有文化背景的東西,就算它非常平凡,也有其獨特的一麵,不過這些東西卻需要細心的去體驗和研究。走到的地方多了,他慢慢就走出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到一個地方,都必須要讓自己的頭腦獲得一次進化,都必須盡力的采靈氣而歸。

表哥李小平早已帶著藥種回去了,而世英則因為去了一趟它山,最後就沒有和他一起回去。寶山,在外人眼裏畢竟是一座沒有意義的山,他沒有文化,內涵,也沒有背景,不過從現在起,它就具有了福氣,因為世英他們決定要在這裏建造一個很大的背景,決定要挖掘出這裏獨特的文化內涵,決定在這裏探寶、造寶。

相距老虎洞不遠處,觀月台比文筆峰稍矮一點點,據說凡是月圓的夜晚上觀月台看月,都能很清楚的看到月亮上那個砍倒桫欏樹的人,還有嫦娥。觀月台上有一筆直的懸崖,在崖上有一個洞,相傳古為一巫師的修真之所,有修行的法器藏於其中,每逢太陽下山的時候,時不時會從裏麵傳出一種奇怪的聲音,據說這聲音很像巫師在搖動法器。時間久了,就有些膽大的探密者想一觀究竟,無奈崖高洞險,探密者無一生還,所以到現在觀月台都還是一個謎,月亮崖也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