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區,在光照、熱量資源方麵兼具南北之長,發展設施蔬菜具有能源消耗少、運營成本低、設施利用率高等優越條件,是發展設施蔬菜尤其是大棚蔬菜生產的適宜地區。同時南京自然災害頻發,夏季的台風、暴雨、高溫、強光照和病蟲害多發以及冬季低溫、連陰雨、早春的倒春寒等不利環境因素,對南京農業生產的影響較大,設施蔬菜就成為提高農業種植效益、緩解本地淡季葉菜及反季節時令菜供應、滿足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選擇。
近幾年,隨著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設施蔬菜麵積快速增加,2005年,全市設施蔬菜麵積0.66萬公頃,自2007年以來,全市設施蔬菜麵積每年以0.13萬公頃以上的速度遞增,至2009年,全市設施蔬菜總麵積達1.3萬公頃,其中智能溫室、連棟溫室、寬體高肩鋼架大棚等高檔設施麵積達0.33萬公頃。種植規模迅速擴大,至2008年底,60公頃以上連片蔬菜鋼架大棚基地達12個之多,高架防蟲網基地達10個。種植效益也明顯提高,全市蔬菜播種麵積10萬公頃,其中設施蔬菜複種麵積2.67萬公頃,占播種麵積的26.7%,蔬菜總產值37億元,其中設施蔬菜產值20億元,占蔬菜總產值的54.05%。而且隨著設施蔬菜功能的拓展,開展菜地認養、市民采摘、旅遊觀光等,大大提高了蔬菜的附加效益,也正逐漸成為民營資本投資的熱點。
設施蔬菜作為當前南京市高效農業發展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在發展過程中亦存在設施結構不規範、種植布局不合理、品種選擇不對路、栽培技術規範性差、種植潛在效益沒有充分挖掘等問題,特別在設施蔬菜栽培技術方麵,本地區尚缺少針對性強的實用技術指導書籍。
本書因地製宜,在總結前人及當地傳統種植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農業技術和近幾年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南京地區設施蔬菜生產的自然條件的優劣勢;闡述了設施蔬菜發展的曆史、現狀及今後的發展方向;係統地介紹了南京地區主要的設施種類結構與建造技術,設施蔬菜生育環境調控技術、育苗技術,設施果菜、葉菜、根莖類等3大類20種蔬菜栽培技術以及該地區淡季葉菜供應茬口、名特產品優質高效茬口類型。
本書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操作相結合,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它可為廣大農戶、農業技術人員及相關企業提供設施蔬菜栽培的係統知識、技術。在編寫過程中,由於時間短,編者水平有限,疏漏或錯誤之處難免,敬請同行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