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參考文獻(2 / 3)

周鴻鐸:《報業經濟》,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

周鴻鐸:《傳媒產業經營與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

譯著

W.蘭斯·班尼特著,楊曉紅、王家全譯:《新聞政治的幻想》,當代中國出版社,2005年。

利貝卡·魯賓、艾倫·魯賓、琳達·皮爾著,黃曉蘭、肖明、丁邁譯:《傳播研究方法:策略與資料來源》,華夏出版社,2000年。

迷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威廉·E.布隆代爾著,徐揚譯:《〈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華夏出版社,2006年。

編著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聞研究所:《南方傳媒研究·第八輯:深度報道》,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聞研究所:《南方傳媒研究·第六輯:報業變局》,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

新聞出版總署報紙期刊出版管理司:《中國報業發展報告2005案例卷》,商務印書館,2005年。

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實踐與思考》,學習出版社,2007年。

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研究中心:《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6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年。

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研究中心:《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7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

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4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研究中心,天津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8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研究中心:《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2005年卷),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教育報刊社新聞研究中心:《創意時代的新聞視角》,新華出版社,2005年。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學術委員會:《中國晚報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期刊

陳禹安:《對獨特的閱讀體驗收費——從〈紐約時報〉網絡版再次實行收費談起》,《中國記者》2009年第9期。

馮曄:《突出時政性 加強權威性——省級黨報做好國際新聞報道的一點體會》,《新聞戰線》2004年第9期。

郭小光:《〈環球時報〉這裏風光獨好》,《時代傳媒》2002年第6期。

何崇元:《把握導向力求可讀》,《新聞戰線》2004年第9期。

何國平:《中國對外報道觀念的變革與建構——基於國際傳播能力的考察 》,《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

黃琳、王春燕:《媒介議程設置與美國外交決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2年第3期。

黃青山:《〈環球時報〉怎樣抓獨家新聞》,《深圳特區報通訊》1998年第2期。

賈靖峰:《〈環球時報〉:探索國際報道的市場化操作》,《傳媒觀察》2004年第1期。

蔣旭峰:《新媒體時代中國的國際傳播能力——寫在世界媒體峰會之後》,《對外傳播》2009年第12期。

梁益暢:《國際傳播的三個維度——政協委員熱議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中國記者》2010年第4期。

林如鵬:《論我國深度報道的崛起與發展》,《暨南學報》1999年第4期。

羅婷、陳國權:《我們隻是票友——報業領軍人談報業新媒體》,《中國記者》2010年第8期。

彭樹傑:《文明轉型下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中國記者》2010年第8期。

塗露芳:《〈環球時報〉的標題風格》,《新聞戰線》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