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清晨,尤其是冬季,被子暖暖,睡個懶覺真是享受。而奶奶在後院放狗、清掃樹葉,脆生生的大嗓門聲聲入耳刺激著神經,我隻好帶著床氣骨碌碌地爬起床。據中醫理論,大嗓門的人具有“精、氣、神”。奶奶76歲,是典型的精氣神結合得非常完美的人,除了耳朵偶爾聽不清,她身體非常好力氣不輸中年人。據說她年青時生產隊上挑煤,1000斤的任務,她第一擔起擔260斤,四擔可以完成,她勞作的工分可以抵一個男勞力。年青時的奶奶不喜歡閑坐閑談,自從爺爺去世後,子嗣不多的奶奶變得很孤寂。有很多個夜晚,不識字的奶奶憑著自己對電視劇某個片段的主觀認識,一邊看電視一邊評議人物,大聲罵心裏的“惡人”,嘖嘖地為好人擔憂。
隨著年紀增大奶奶越來越嘮叨,奶奶的話匣子如魚兒跳動的水麵很是活躍,曾經我家女兒描述我家一張關不攏的門,“它象姥姥的話匣子一打開就難得關上了”。奶奶有時是農家諺的活字典。逢節氣時,天氣經常突變,“三月三,九月九莫往江邊走”每當奶奶念著這些諺語時,我一邊是新奇,一邊是敬佩中國古代人的智慧。而奶奶掛在嘴邊最多的是做人的見識與道理,從東家阿婆到西家細伢子,從抗日時代說到現在。有些話我們已經聽著耳朵起繭了,她還會當成第一回興致勃勃地再次談起。
奶奶是直脾氣的人,老了更是藏不住話,心裏怎麼想的嘴裏就要說出來。如果有漫畫家給奶奶畫像,她的形象一定是這樣的:口如話匣子,腳如風火輪。奶奶的氣勢不僅可以嚇著我們晚輩還會趕走死神。2003年她走夜路過急摔傷了手臂;2004年70歲那年她搬著櫃子拿衣服,頂櫃掉下來砸中她的鼻梁和顴骨;2006年因為赤足摔一跤導致大腳股骨骨折。她好幾次住院急救,把我們晚輩嚇得不得了,但她就診時高吭的嗓音,讓醫生和其他病人都能感覺到這是一個精神力量強大、有意誌力的人。她曾經被醫生宣判為股骨壞死隻能坐輪椅,但她現在神采奕奕地與我們生活在一起。
奶奶用她的話匣子、她的意誌力告訴我們:生活是生生不息的,人要敢想敢說敢做。今年十月奶奶說老人與年青人的生活習慣不同,要單獨住一邊吃住過一個閑適的晚年。做裝修的父親於是帶領幾個師傅給她改建平房,這些日子奶奶每天給師傅做飯,清理房子衛生。她伶俐的手腳,熱鬧的言談一點也不象是76歲的老人。夜晚奶奶會嘮叨著說手指有些痛找我要醫療卡,而我知道隻要奶奶在嘮叨,她一定會想辦法解決手痛問題。
寂靜的夜晚,奶奶的鼾聲響亮綿長,就象白日時她的話匣子一樣充滿生機。奶奶的硬朗健康與她的話匣子分不開,“嘮叨”是老人的生命之泉,後輩人要好好的維護與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