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非洲的形象是中國國際形象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西方媒體秉持舊殖民思維炮製的“新殖民主義”、非洲版中國威脅論,嚴重損害了中國在非洲的形象,為中非創新的一國對一洲,並試圖實現跨洲、跨文明自願融合,政治上互信、經濟上互利、國際上互助、文化上互鑒的新型國際關係增加了不和諧因素,抑製了中國在非洲軟實力的提升。與此同時,西方媒體中的非洲負麵形象已成為非洲複興的限製性因素之一,非洲發展需要掙脫負麵形象的限製已是非洲國家的共識。因為國際社會競爭正在步入硬實力與軟實力並重的時代,追求與塑造自我形象成為國家和地區提升軟實力,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戰略之一;個人、組織、國家、超國家機構日益重視形象的行為羅致能力,並從戰略高度看待塑造良好形象的作用。

本書以西方媒體中的非洲形象為邏輯起點,圍繞西方媒體與非洲形象這一核心關係,描述和界定非洲形象,分析非洲形象建構主體是誰、非洲形象如何被建構,探索非洲以負麵形象呈現在西方媒體中的原因,並為非洲形象提供曆史理性的解釋;以非洲形象如何重構為著力點,闡述非洲形象與西方國家、西方媒體和東方國家、東方媒體之間的建構關係,試圖為非洲形象重構,中國如何利用西方堅持以非洲範式報道非洲、與非洲交往提供的外交空間和傳播空間選擇中國的對非外交和傳播戰略,闡述自己的思路和見解。論述的主體部分放在西方媒體如何、為何要建構非洲負麵形象,非洲如何重構自己的國際形象、中國如何提升在非洲的軟實力上。

遵循以上邏輯思路,借用新聞傳播理論、文化理論和民族國家建構等理論,運用曆史分析法、內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作者認為,西方媒體在報道非洲新聞時一直自覺或不自覺地堅持以非洲範式報道非洲,非洲負麵形象則是這種範式的產物。所謂非洲範式,在本書係指西方媒體在報道非洲新聞時所秉持的立場、價值觀、原則規則,所采用的講述非洲新聞的角度、框架,所使用的敘述方法技巧等的總稱。通過對比西方媒體中的非洲形象與非洲的發展事實,分析西方媒體建構非洲負麵形象的原因,作者認為,西方媒體之所以堅持以非洲範式建構非洲負麵形象,建構中國在非洲的“新殖民者”形象,是為了確保它批評、指責、教化非洲在文化、政治和道德上的合法性。西方媒體關於非洲報道的新聞敘述文本總體上建構的是西方價值觀和秩序折射下的關於非洲的神話、喻象,而不是對非洲真實的反映。它為西方後殖民者形象及其理想的交流傳播創造了渠道,讓西方國家的文化優越感和拯救者身份固定下來,獲得承認,正是非洲“他者”的存在才構成了西方國家主體以外的一個對立麵和否定因素,其拯救者和施與者的權威才得以界定。如此看來,西方媒體一貫以來自視的優越和不可一世,隻不過是建構在“殖民他者”之上的一種自欺欺人的認識。因此,隻要西方媒體堅持非洲範式,依靠西方媒體重構非洲形象就幾乎不可能,非洲國家隻有不斷加強民族國家建構,聯合自強,形成統一的非洲,利用自己設置的傳播平台講述自己的故事,借光於中國等東方新興發展中國家及其媒體,逐漸改變西方媒體的非洲範式,才可能重構非洲形象。

西方媒體與非洲形象建構間的關係是非洲與西方國家間關係的縮影,而非洲範式則是這種關係的具體而微,從這種關係中能夠發現中國對非外交戰略和對非傳播戰略的空間。筆者根據西方媒體堅持以非洲範式報道非洲留給中國的外交傳播空間,試圖提出中國非洲外交構想實施的思路與對策——實施與西方國家差異性、與非洲國家匹配性的對非外交戰略;提出中國對非傳播思路與對策——實施精英化與大眾化齊頭並進的傳播戰略,從而鞏固中非關係,提升中國在非洲的軟實力。

同時,西方媒體關於非洲的報道必須超越非洲範式。因為範式的改變意味著西方媒體看待非洲世界觀的改變,意味著視覺性的革命性變化;因為傲慢和偏見隻能阻礙進步,扭曲和分裂現實會使人類無知盲從,文化霸權隻會妨礙西方文明的傳播;因為非洲的崩潰就是人類良知的崩潰,拯救非洲等於拯救自己;因為非洲貧窮、腐敗、戰亂、疾病流行的形象,就是人類依然為貧窮、腐敗、戰亂、疾病所累的形象,重構非洲的良好形象能夠促進人類本身形象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