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都有相當一部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寬以待人”。,這主要是後天原因造成的,它與家庭的教育方式,社會和文化的因素以及環境的影響有關。
下麵的例子是發人深思的:
在鄰居眼中,小陳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還有點害羞、靦腆,平時從不與人發生爭吵,總是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卻殘忍地殺死了自己的父母。在小陳的交代中,我們知道小陳在家中做什麼事情總是遭到媽媽的極力反對,爭執不過,他隻好經常讓步。母親凡事都替他做主,很少與他交流,不了解他內心的真實感受。在父親眼裏,小陳還是個沒有出息的人,父親每天隻上兩個鍾頭的班就回到家中,在家“看”著他。小陳心裏厭煩極了,書看不下去,沒有心情學習。他在別人眼中一直又是一個聽話的孩子,父母的爭吵讓他極其煩悶,為了尋找心靈的解脫,他開始談戀愛了,父母卻又極力阻止,在重重的心理壓力之下,小陳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最近幾年,我們不止一次地從各種途徑聽說了許多學生殘忍地傷害他人的故事,山東一名女大學生與宿舍成員發生口角,為泄私憤,夜間點燃了宿舍,燒死了7名同窗女生;另據《法製日報》報道,2002年6月16日,13歲的張某和14歲的宋某因為上網時與網吧服務員發生糾紛,遂起意報複,購買了1.8升汽油,在北京“藍極速”網吧裏縱火,活活燒死了二十多人,燒傷了十餘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主要有:
1.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過於嬌慣孩子,無限度地滿足孩子的願望,孩子在家中的地位高高在上,不會與別人分享,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需求。父母總以為對孩子做多大限度的退讓就是多大限度的犧牲,因此,掛在許多父母嘴邊的一句話是“為了孩子”,但豈不知許多為了孩子的行為恰恰害了孩子。還有的家庭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氣氛緊張,孩子經常被當作出氣筒,感情被忽略,親子關係不正常,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孩子容易嫉妒,缺乏同情心,安徽東至縣昭潭中學年僅14歲的學生曾集,就因為嫉妒同宿舍的兩位同學學習成績比他好,而縱火燒了學生宿舍。
2.父母的道德水平的影響
由於受到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許多父母的道德水平低下,一些家長鼓勵孩子惹是生非,認為這樣孩子將來才不會吃虧。孩子的天性是純潔、寬容的,許多家長卻經常把社會上的陰暗麵和等級觀念灌輸給孩子,影響了孩子的心靈和看待世界的眼光。據調查,某工讀學校女生中,有30%的女生其實庭中有家庭成員被判過刑,25%有壞作風;60%的少年犯來自破裂家庭。可見,家庭成員的道德水平對孩子影響重大。
3.社會的熏陶
不可否認的是,最近幾十年來社會競爭加劇,社會風尚惡化,各種負麵的因素通過多種途徑傳播開來,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孩子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折射出社會的不寬容。孩子的分辨能力還很差,對待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觀念和價值尚不能做出獨立的正確的判斷。
如何培養孩子的寬容心,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讓孩子擺正自己的位置,克服自我中心主義。許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是家庭的小皇帝,全家人都圍繞著他轉,孩子的各種要求都會得到滿足,認為整個世界都是以他為中心的。作為家長,首先要認識到,其實孩子也隻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員,不能享受更多的特權。孩子會自我尊重了,還要教會孩子尊重他人,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含義的另一方麵,就是別人也是有價值的,也是同他一樣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