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年,那樹,那個人(26)(1 / 1)

伊真說旅行是要坐火車才有感覺的,那種轟轟隆隆的聲響和窗外不斷閃過的風景讓人感覺自己在旅途上了。

我很讚同她的說法,我們在火車上聊天,看書,看窗外,發呆……漸漸離我們奮鬥生存的城市愈發遠了。

坐了46小時30分鍾的火車,我們到站了,我們的第一站,拉薩。

“拉薩作為西藏自治區首府,是一座具有1300年曆史的古城。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拉薩河北岸,東經91°06′,北緯29°36′,海拔3650多米。”伊真拿著地圖邊看邊向我介紹,她這個樣子還真像專業的導遊呢,我不禁笑起來。伊真不理會我繼續說下去。“拉薩在藏語中為“聖地”或“佛地”之意,長期以來就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中心,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是至高無上政教合一政權的象征。早在公元七世紀,鬆讚幹布兼並鄰近部落、統一西藏後,就從雅隆遷都邏姿(即今拉薩),建立吐蕃王朝。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薩城進入了新的時代。1960年,國務院正式批準拉薩為地級市,1982年又將其定為首批公布的24座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薩市轄7縣(當雄縣、堆龍德慶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達孜縣、尼木縣和林周縣)1區(城關區)。全市總麵積近3萬平方公裏,市區麵積59平方公裏。全市總人口近55萬,其中市區人口近27萬,有藏、漢、回等31個民族,藏族人口占87%。拉薩古稱“惹薩”,藏語“山羊”稱“惹”,“土”稱“薩”,相傳公元七世紀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時,這裏還是一片荒草沙灘,後為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用山羊背土填臥塘,寺廟建好後,傳教僧人和前來朝佛的人增多,圍繞大昭寺周圍便先後建起了不少旅店和居民房屋,形成了以大昭寺為中心的舊城區雛形。同時鬆讚幹布又在紅山擴建宮室(即今布達拉宮),於是,拉薩河穀平原上宮殿陸續興建,顯赫中外的高原名城從此形成。“惹薩”也逐漸變成了人們心中的“聖地”,成為當時西藏宗教、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拉薩是由布達拉宮、八廓街(八角街)、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以及拉薩河構成的,但西藏人認為,嚴格意義上的“拉薩”應是指大昭寺和圍繞大昭寺而建立起來的八廓街,隻有到了大昭寺和八廓街,才算到了真正的拉薩。如今拉薩城東一帶尚保持著古城拉薩的精髓。”我一臉的崇拜,這女人太厲害了吧,竟然了解的這麼詳細。

“現在呢,我們要去布達拉宮。”伊真收起地圖拉著我向某個我不知道是什麼方向的方向走去。

“布達拉宮?這麼快啊!”

“是呀,很快呢,我們很快就可以看到想看到的景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