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郎朗詩聲飄然而過,對於四百年前一代畫仙唐伯虎的快意之作,桃花鎮的人是不會陌生的,對於念詩的人,他們更不會陌生。
桃花山山腳,幾間破舊的房屋依山而立。不大的院子內,一個少年一隻手拿著詩冊一隻手背在背後,正在有模有樣的朗誦著當年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少年的聲音揄揚頓挫,鏗鏘有力,簡直把昔日唐伯虎寫這首詩時的感情演繹得淋漓盡致。
一聽便知此人文化修養極高!
少年念完整首詩,回味片刻,用一個很瀟灑的動作把詩冊丟在一旁,一頭衝進了中間那間屋子。
屋子內有些昏暗,麵積不大,正堂上貼著一幅畫,畫下有一個供桌,供桌上殘香悠悠燃燒,青煙嫋嫋。
少年衝進來跪在蒲團上,對著牆上的畫拜了三拜,嘴中神叨叨的念叨著:“祖先在上,小虎日夜虔誠告拜,還望祖先早日顯靈,讓‘桃花鏡麵圖’盡早通靈,化形而出幫助小虎脫貧致富。”頓了一下又道:“小虎自知不才,不能像先祖一樣醒時花中醉,醉臥美人膝。隻要黃員外的三個女兒肯嫁給小虎,讓小虎完成‘三美戲水圖’的心願就心滿意足了。”說著說著腦中不由臆想飛飛起來,竟不由一個人跪著傻笑。
此人正是一代畫仙唐伯虎第十八代孫,因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生,故名唐寅,但為了避諱先祖唐寅之名,取名小虎。
“唐—兄—,救命啊!”突然,一道拖得很長的呼救之聲傳來,一個胖小子跌跌撞撞的闖進屋來。
唐小虎美夢被驚醒,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站起身來。他不用看也知道,這人正是當年先祖唐伯虎的好友祝枝山的第十八代孫祝小山。
祝小山道:“唐兄,你真是執著,又在祭拜這幅‘桃花鏡麵圖’了!雖說當年伯虎先祖被稱為一代畫仙,但始終是凡人,又怎會畫出通靈的畫呢?你唐家祖祖輩輩祭拜了十八代,也不見桃花之間那一大塊空白之地化出個鳥來!”
唐小虎冷哼一聲,道:“閉上你的鳥嘴,伯虎先祖雖為凡人,但此畫當年受過六如法師開光,六如法師更是對先祖的兒子說過,隻要日日祭拜,桃花鏡麵圖便會通靈,在空白之處顯現出寶貝來,能助我唐家一飛衝天!”
祝小山撇了撇嘴,喃喃道:“又在白日作夢,肯定又想著如何征服黃員外的三個女兒了吧?”
不過他很快閉上嘴,想起找唐小虎是有事相求,連忙在臉上堆上笑容,道:“唐兄,我這爛嘴該打!”說著啪啪給自己嘴巴上兩巴掌,連唐小虎都看著疼,心間的怒氣頓時消了,道:“祝兄連自己掌嘴的事都做得出來,看來一定又是鬥蟋蟀輸得清潔溜溜了?”
祝小山歎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唐兄啊!”
唐小虎道:“在我們桃花鎮之中,自命不凡者無數,但論起瀟灑來,眾人即知非祝兄莫屬。正所謂十歲翻廚搗櫃,十一歲賣屋當貴,十二歲青天為被,十三歲碗中無穗,不正是祝兄的真實寫照嗎?”
祝小山道:“過獎過獎,但是比起唐兄的風~流不羈,小弟隻好望塵莫及了!”
唐小虎臉一沉,道:“廢話少說,你來找我要整哪樣?”
祝小山道:“不整哪樣,隻要唐兄幫忙畫幾幅畫而已!”
唐伯虎吃驚道:“幾幅?開口就是幾幅?你以為我這裏是善堂嗎?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