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商機(1 / 1)

洪城林家在香港也算得上是豪門了,隻因為林家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林國華,白手起家四十年,打下了偌大的一片天地,87年起名國華集團上市,盡管這一年裏股災襲來,然而在林國華的掌舵之下,國華集團非但沒有被股災重創,反而憑藉著股災之前套現的大量現金,在股災發生後大肆購入低價優質資產,上市僅一年,公司逆勢升值暴增至60多億港幣,林國華更是一躍躋身香港富豪行列之中。經過這幾年的穩定上升的發展,市值已經穩定在80多億港幣之間,遍數整個香港,洪城林家也是一號人物。

跟香港大多數富豪一樣,發家之後的林國華在深水灣購買了一棟豪宅,還在香港多處添置了房產。今年初,因為深水灣的豪宅進行擴建,林國華一家暫時搬到了位於青衣島上的一棟別墅暫住。

1980年代中期,當時唯一連接青衣及新界的青衣大橋已不敷應用,經常出現擠塞情況,當發生意外時更令整個青衣島交通癱瘓,香港政府於藍巴勒海峽較北位置興建第二條行車橋梁,其後命名為青荃橋。

青荃橋於今年年初才落成,由於容量較青衣大橋高,亦直接連接到荃青交彙處,可經荃灣路通往九龍或德士古道通往城門隧道前往沙田,一經通車之後不但大為緩解青衣大橋的運輸壓力,因橋上裝置的數百具燈光照明設施,也令其迅速成為香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車子緩緩的駛入了青荃橋,林雲飛這才將目光從車內秦素素的身上轉移到車窗外那誘人的大橋燈光上,看著那外麵的大橋燈光想著事情。

“現在已經是1990年的8月了,離1991年不遠了,而他要參與的話,現在的資本還是不夠啊!”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欲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帳麵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帳麵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著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布《關於控製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製,這一人為的急刹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係陷入崩潰。1991年2月,日本銀行也采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15.87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

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麵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所以要想大發一筆,這就需要大筆的資金,這是他現在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