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世界級的奇葩——通州(1 / 2)

就在我們英明果斷地做出賣房的決定不久,中國政府比我們更英明果斷地公布了通州成為首都副中心的決定。這是2015年的七月。多年前這個信息就在民間流傳,但政府從沒有真正明確地表過態,老是遮遮掩掩,既不否定又不肯定。但兩條地鐵貫穿通州,人民大學,北京電影學院落戶通州,國際影都、世衛組織相繼而來,世界都市的打造越演越烈,圈地運動圈出了成千上萬的拆二代。那些祖輩幾十代握鋤頭,種皇糧的農民後代,在一夜之間全開上了奔馳寶馬,過上了土豪的生活,但也失去了土地。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我們就在浪中心。我家的房子地處中心區的核心地段,原準備賣個二百來萬,隨著政府的一紙史上最嚴的房屋限購令出台,連普通的住宅也長到了三萬以上,而我們又成功地轉型成了商鋪,能不值四五萬一平米嗎?真是想不發財都不行啊。

我們果斷地關閉了咖啡館,處理了咖啡機和各種設備,留下一個空蕩寬敞的店鋪準備出售。此舉引來眾多老顧客的極度不滿,說我們毀掉了一個好風景。我們則回答,因為我們要去看更好的風景。

還在開店的時候,女兒在國外的一個朋友給她發來一則溫馨的故事,四十年前一名旅遊法國的年輕人在巴黎一個咖啡館中認識了一名年輕美貌的女招待。四十年過去了,當這位遊客再次來到巴黎時,咖啡館和女招待還在老地方。隻不過咖啡店變成了名店,女招待變成了老太太。遊客呢,自然也是老頭子了。他們一起回憶起了往昔的好時光,感歎時光猶如白駒過隙。女兒的朋友說,希望十年二十年後仍能坐在我們的咖啡館中,喝上女兒親手製作的咖啡。女兒看完這則故事,感到十分悲哀。她說,難道別人已周遊了世界,而我還在這咖啡館中漸漸變老,聽他們訴說世界各地的見聞嗎?這個故事不是溫馨而是鬱悶。也是基於這個原因,我們果斷處理掉了咖啡店。

在等著賣房的時間裏,我卷縮在胡各莊一間出租房中,寫這本我在北京十五年的回憶錄。女兒則應聘到了一家心理學研究所去做世界級心理大師的講課錄音翻譯。她和公司隻簽了半年合同,然後就要去讀書和周遊世界。無論是以求學,旅遊,或做義工等方式都成。她打算先去美國,找個文學寫作班學習一段時間,再去英國、印度、南非。一邊旅行一邊讀完幾十本必讀的書,為自己能成為優秀的翻譯家和學問家做準備。她很崇拜中國三、四十年代的那批翻譯家,如傅雷、汝龍、巴金、楊絳、呂叔湘等人。稱他們是真正領會了信、達、雅真諦的翻譯家,既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又浸透西方文明的精髓,如今這樣的翻譯家已經絕跡了。如果再沒有這樣頂級的翻譯出現,中國和世界的溝通,永遠隻能停留在合同、條款、市場調查、產品說明的層次上。而真正具有文化內涵的東西,即輸送不出去,又傳播不進來,這將會成為人類曆史上的遺憾和悲哀。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僅有鴻鵠之誌在胸,羽毛未豐就要翱翔天際了,全然沒有考慮過摔跟鬥,斷翅膀,落陷阱的可能性。可我又能說什麼呢?唯有送她一陣風吧。好風憑借力,送她上青天,天上若非人呆處,再返人間也不晚。而這股清風,便是我們即將出售的房子。

詢問房價的電話和來看房的人隨時都有。一位半年前嫌二百一十萬高了的客人,現在想通了,決定出二百一十萬買下我們的房子。我告訴他,二百一十萬是曾經的通州區的房價,現在已是首都副中心了,應該按副中心的價格出售,但也隻稍稍漲了幾十萬。他遺憾後悔都得直搖頭,說回去再考慮考慮。兩三百萬一套房,想想真是不可思議。十年前,同樣在通州,公交車身上到處打著首付三萬元,住進白居易的廣告,我也是沒經住誘惑而買了房。如今你到通州去找百萬以下的房子試試看,恐怕踏破鐵鞋也找不到。動輒幾百萬,真是太有錢了。可這幾百萬將從何處來?如果一名十年前畢業的大學生,從當初的年薪三四萬到如今的七八萬,折中一算,十年掙了五六十萬,縱算不吃不喝,也首付不了一套小戶型的住房啊。錢從何處來?十年前一碗牛肉麵四元,如今十二三元,十年前燕京啤酒一元二,如今賣二元五,十年前房價三千,如今還要限購,還要看你有沒有交夠五年以上的稅,交了多少公積金,醫保養老費等等,然後才允許你付三四萬買一平米,這是什麼速度啊,難道我們真是創造了比光速還快的速度嗎?錢從何處來?誰也別去問,隻需一句官場話: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