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登陸英倫(2 / 3)

同樣的,在蘇俄一方來看,在與華夏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之後,俄羅斯聯邦方麵停止了進攻的態勢,蘇俄終於可以暫時安下心來搞發展。可是好景不長,眼下與新盟友德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戰爭似乎已經迫在眉睫。在與德國短暫的蜜月期期間,蘇俄可以說收獲巨大。

在蘇俄與德國合作期間,蘇俄順利的在芬蘭手上割占了對蘇俄有著重要意義的卡累利阿上的整個地峽區域以及拉多加湖以北的大片土地,包括芬蘭第二大城衛普裏、芬蘭的大部分工業區,割讓薩拉、雷巴奇半島、芬蘭灣的4座島嶼,此外還獲得租借漢科半島30年的權利。在波蘭,也同樣得到了二十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和1350萬人口。之後,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國家也被蘇俄吞並。此外,還借機吞並了羅馬尼亞的巴沙拉比亞地區。

但現在,這個蜜月期要結束了!古加諾夫斯基訪問柏林,更讓蘇俄感到了緊張。之前還沉浸在成功奪取芬蘭、波蘭和波羅的海各國的喜悅中的他們,再次感受到了恐慌。真要是俄羅斯聯邦與德國達成了協議的話,那麼他們將再次麵臨兩線作戰的困境。蘇俄負責外交事務的莫洛托夫親自前往柏林,試圖修複與德國的緊張關係。

這一係列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同樣被刺激到了的,那就是美國。在他眼裏,歐亞大陸上發生的這一係列的變化,都在往他眼裏最壞的方向在發展。要是蘇俄和華夏都倒向了德國的陣營,那麼美國不要說什麼成為世界的領袖,能不能維持住眼下的地位都是問題。羅斯福的心裏很是煩躁,因為自從日本向美國宣戰後,似乎傳來的每一個消息都是壞消息。這不,他看見滿臉嚴肅的國務卿赫爾推門走了進來,估計又有壞消息傳來,不然赫爾不會緊張的連門都忘了敲就推門進來了。

“德國人在英國本土登陸了!”赫爾的話很簡單。不出羅斯福所料,是個壞消息。

德軍沒有嚐試橫渡英吉利海峽,因為靠近英吉利海峽一邊,英國人已經把所有能用作登陸的灘頭都變成了刺蝟,從淺水區直至灘頭,到處都是各種的障礙,加上英吉利海峽裏遍布的水雷,橫渡英吉利海峽絕對是不明智的。所以,德國人把登陸的地點選在了英國約克郡的弗蘭伯勒角至法利一帶海岸。

施圖登特將軍指揮的德國空軍第七航空師在莫爾頓和大德裏菲爾德一線空降,並構築起一條防線,他麾下的傘兵第二團則反向清掃弗蘭伯勒角至法利一帶的海灘上英軍構築的防禦陣地。隨後,古德裏安指揮的第十九裝甲軍在這裏開始登陸。

登陸的十九裝甲軍迅速的推進,在占領了利茲後,開始鞏固防線,等待後續部隊的登陸。並在約克郡修築了兩個大型機場,提供給德國空軍用於運輸物資和空運一部分部隊。三天後,在利茲附近,德軍就集中起了十七個步兵師、五個摩托化步兵師、一個傘兵師加上古德裏安的裝甲集群的總計二十七個師四十五萬人的兵力,後續部隊還在源源不斷的前來。前線指揮官為恩斯特·布施上將,集團軍群總指揮官龍德施泰德上將坐鎮法國的加萊。

在布施的指揮下,德軍分兵四路開始了他們征服英倫的征程。一路是威廉·李斯特上將指揮的第十二集團軍一部,向達靈頓、紐卡斯爾方向向北推進。一路在克萊斯特上將指揮下,向曼切斯特、利物浦方向推進,之後將沿著英國的西海岸向南迂回。第三路是布施上將自己親自率領的第十六集團軍一部,向施肯索普方向,沿英國的東海岸向南迂回。第四路則是古德裏安率領的裝甲集群,沿設菲爾德、諾丁漢一線直撲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