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瘋狂的日本人(2 / 3)

非洲嗎?倒也算是選擇。可日本缺少一個合適的跳板。況且,華夏的勢力也已經在中東紮根,染指非洲,似乎也是遲早的事情。那麼剩下的最合適的地方,就是南美洲了。那裏同樣國家眾多,占領一兩個國家,倒也是個選擇。不利之處,就是要跨越太平洋。

情況似乎又繞了回來。想要跨越太平洋去征服南美洲,美國依然是個不能回避的關鍵性國家。考慮到運輸和補給,在進攻南美洲之前,就需要在太平洋上建立一係列的中轉站。但太平洋上有了華夏和美國這兩個都具備強大海軍的國家,這些中轉站即便建立起來,也很脆弱。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合適做中轉站的地方,大多現在都屬於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勢力範圍。

到底該怎麼辦?是想華夏服軟?還是在太平洋上擊敗美英,在美英搞定德國之前,揮軍南美洲,為大和民族贏得一塊新的棲息地?在這決定日本今後命運的時刻,日本人骨子裏好賭的性格再次發作了。自華夏的唐宋以來,日本始終生活在華夏的陰影之下。隻有到了清朝末年,日本通過兩場豪賭,先後戰勝了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和駐紮在華夏旅順的俄國軍隊,以及華夏清朝的北洋艦隊,贏得了日本眼前的一切。現在,他們要在賭一次,贏了就能徹底改變眼下日本的被動情況,輸了,自然是萬劫不複,他們賭的是國家的命運。

或許是日本人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或許是日本的天皇以及軍政高層們的認識形成了一致。僅僅三個月的時間,日本軍方就製定出了一個龐大的作戰計劃。這個龐大的計劃分成幾個部分,但在第一部分中,核心依然是擊敗美國的太平洋艦隊。

在日本人的計劃裏的第一個大環節中,日本艦隊的主力,要在日本陸軍的配合下,消滅停泊在美國夏威夷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並掩護日本陸軍在夏威夷登陸,徹底占領那裏。與占領夏威夷同步實施的,是日本陸軍在海軍的配合下,迅速占領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家,並伺機占領澳大利亞。

之後,在第二個環節中,在占領了夏威夷後,以夏威夷為基地,派遣航空母艦編隊,襲擊美國西海岸的港口和船廠,務必使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短期內難以積蓄起能夠威脅到日本海軍的力量。隨後,日本海軍要攻占巴拿馬,切斷美國從東海岸派遣海軍快速進入太平洋的通道,在此期間,日本海軍要分別掩護日本陸軍,占據所有太平洋上具有軍事價值的目標,徹底控製住太平洋。

計劃的第三個環節,就是在南美洲登陸,在這個方案中,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是以巴拿馬為橋頭堡,南下占領哥倫比亞後,進攻巴西。這條線路的缺點是巴西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地形複雜,不適合機械化部隊的行動。第二個選擇是,在智利登陸,隨後進攻阿根廷。這條路線就要以南美洲靠近太平洋一側的國家為優先攻擊目標,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這些都是在占領阿根廷之後的目標。在完成這些目標的占領後,再考慮要不要進攻巴西。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如果能實現,那麼美國即使想繞道合恩角或者是好望角,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的話,也會因為沿途缺少不給點而戰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