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執政的誘惑(1 / 2)

在法屬印度支那,第四集團軍的行動也非常的順利。第四集團軍司令官徐源泉中將甚至連第十一裝甲軍和陸軍第三十七軍都沒動用,僅僅就是區壽年中將的陸軍第二十軍和盧漢中將的山地第二師四個師的兵力,就控製了法屬印度支那的越南、老撾和柬埔寨全境。

原本徐源泉以為在控製了法屬印度支那之後,楊寰宇就會下達進攻馬來半島的命令。所以他攢著最精銳的力量,想要給日本人以致命的一擊。但是很意外,楊寰宇下達的後續命令卻是讓他就地防禦。而隨後到來的命令,更讓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楊寰宇讓他著手在法屬印度支那搞選舉。

按照楊寰宇的要求,華夏國防軍在控製法屬印度支那後,並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行政管理機構來管理民政。而是留用了法國當局委任的那些民事官員。隨後發布了一條就是徐源泉自己也看不懂的命令,法屬印度支那境內所有的縣市,將在一年以後民選所在地的行政官員,隻要是當地居民,都可以報名參選。

整個選舉分兩步,第一步,以當地戶籍記載人口為準,每一萬人選舉一位民意代表。由這些民意代表出任當地議會議員。當地的行政首長將有這些議員們投票產生。選出行政首長後,由該人提名政府各部門負責人,交議會審核,獲得三分之二多數認可,該行政機構正式成立,開始運作。第二步,由這些地方議會的議員們投票選舉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國家領導人,得票超過半數的當選,全部不足半數,在得票最高的兩人中再次選舉,直至選出。在未選舉前,一切如舊,華夏國防軍將負責選舉的監督和選舉前的治安維護。

不過,於此同時,華夏軍方還宣布了一條強硬的命令,凡是欺壓傷害華夏僑民的,不管是誰一經捕獲,一律死刑。如果發生華夏僑民欺壓本地人,可向華夏軍方舉報,一經查實,同樣予以嚴懲。

徐源泉雖然看不懂楊寰宇為什麼要下這樣的命令,但命令既然下達,他就遵照執行。這兩大命令已經頒布,首先踏破駐軍駐地門檻的就是華夏的僑民們了。過去受了委屈,隻能忍氣吞聲,現在有了人撐腰,自然是有怨報怨有仇報仇。國防軍方麵也不含糊,隻要有人來伸冤,已經查實,抓到人就斃。一時間,華夏僑民們揚眉吐氣,以往欺壓過華僑的人心惶惶。

徐源泉感覺自己這段時間不是個將軍,而是個法官了和偵探了。他指揮的也不是華夏國防軍而是警察。不過很快他就發現了異常,在越南南北間,對立氣氛很濃重。雙方武裝還經常發生火並。但是這種事情,隻要沒有華僑卷入,基本上沒人來華夏軍方報案。而華夏軍方得知相關消息,趕往事發地點時,往往火並已經結束。

這種事情,就很難分出對錯了,越南境內,阮愛國在北方,潘佩珠在中部,吳庭豔在南部,各自都有龐大的勢力,也各自都有屬於他們的民間武裝。這種帶有政治色彩的衝突,是無法用對錯來區分的。徐源泉就此事向楊寰宇彙報,得到的答複卻是:隻要他們不襲擊華夏軍隊,那就不管。如果那股武裝敢襲擊華夏軍隊,那就把那股武裝徹底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