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的強勢崛起讓斯大林感覺到了危險,這一次楊寰宇提出的條件,斯大林出乎意料的捏著鼻子認可了,隻是提出蘇俄與高爾察克政權的停火分界線,以目前雙方的實際控製區為界。這讓楊寰宇大吃了一驚。在楊寰宇心裏,他提出這些條件,甚至都沒有和高爾察克方麵通過氣,他覺得斯大林是不可能認可這樣的條件的。楊寰宇這些苛刻條件,換來的僅僅是華夏與蘇俄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並在國際社會上,公開承認蘇俄政權為合法政權。
可斯大林如果認可楊寰宇提出的條件,雙方簽署的互不侵犯條約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因為蘇俄在認可高爾察克的俄羅斯聯邦政權並認可他們與俄羅斯聯邦的分界線以歐亞分界線分割的話,蘇俄與華夏就沒有了任何的接壤,這種情況下,這種互不侵犯條約簽了又有什麼實際意義?不過,要是以雙方的實際控製區為界的話,在哈薩克斯坦地區及以南的地方,眼下還掌握在蘇俄手中,倒也算是與華夏有了接壤的領土。
對這樣的討價還價,楊寰宇倒沒覺得不正常。隻是即使是以目前雙方的實際控製區劃定停火線,蘇俄也是吃了極大的虧的,斯大林怎麼就會答應呢?好在很快楊寰宇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竅,他在看著地圖猜測著斯大林的想法時,在地圖上看到了德國。。
崛起的德國的領導人希特勒,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示,要推翻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世界各國強加給德國的一切不平等條約。這個說法的首要目標當然是直指凡爾賽和約,可蘇俄在其中,也趁火打劫的獲得了好處。在1918年3月,新生的蘇俄政權為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德國簽署了《布列斯特和約》,在條約中,俄國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俄國承認烏克蘭、芬蘭獨立,立即從芬蘭、烏克蘭和奧蘭群島撤軍,保證同烏克蘭立即簽訂和約並承認烏克蘭同德、奧、保、土之間的和約。俄國付給德國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俄軍立即撤出阿爾達罕、卡爾斯和巴統地區。但到了1918年的11月份,隨著德國宣布戰敗,蘇俄立即毀棄了條約的執行。
那麼現在希特勒所宣稱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世界各國強加給德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自然也就包涵了被蘇俄宣布作廢的《布列斯特和約》。加上希特勒一貫的反對第二國際和第三國際,這讓蘇俄處於一個有可能兩線作戰的危險處境。希特勒在公開的演講中,一直稱德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人在背後捅了一刀。他所指的捅了德國背後一刀的人,就是猶太人和以猶太人為主的德國共產黨。當時德國共產黨在德國領導了一場德國的十一月革命,成立了工兵代表蘇維埃。德國國內的動亂直接導致了德國國內經濟的崩潰,使德國不得不宣布戰敗。
在這樣的形式下,斯大林需要為蘇俄爭取發展和備戰的時間。他不可能一方麵與華夏支持下高爾察克政權進行無休止的戰爭,一方麵還要時刻防備著在他背後的德國可能發起的進攻。要知道,華夏與德國在經濟和軍事各方麵都存在著緊密的合作,這並不是秘密。現在斯大林再次祭起了他們當年簽署《布列斯特條約》時的空間換時間的策略,希望與高爾察克之間停戰,努力恢複國內的經濟和工業生產,為可能到來的與德國的戰爭做準備。而在談判對象的選擇上,與高爾察克談顯然不如和華夏談。隻要華夏不支持高爾察克,高爾察克就無力發起針對蘇俄的任何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