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甘藏鐵路(1 / 2)

安排好了班禪活佛回藏,楊寰宇召集了孫寶琦、張昭德、梅貽琦、茅以升和廖磊來他這裏開會。藏區拿下來了,可接下來的事情就得盡快處理。不然,拿下來比不拿下來更不好。在沒拿下來的時候,藏區沿襲以往,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百姓習慣了這種千百年來的習俗和習慣,自然不會有什麼不妥。但既然拿下來了,做為一般人的心理,既然改朝換代了,那麼和以往有所不同,隻要沒有損害太多的利益,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皇帝都換了,改幾個規矩算得了什麼?當然,這要在改朝換代不久,馬上就要把規矩定出來。一旦習慣下來,大家也就慢慢的習以為常了,自然也就接受了。可不改的話,同樣習慣下來,再想改,就會變得有抵觸,甚至極端情況下還會引發大亂。

從楊寰宇召集的這些人,就可以看出來,楊寰宇急於在那幾個方麵動手。張昭德的財政塊,梅貽琦的教育塊、廖磊的法律塊,孫寶琦的人事和外交,還有茅以升的交通建築。財政上能投入多少錢,隻是所有事情的基礎。教育上是根本,法律是保障,人事是手段,而交通建築是未來。

所有來參加會議的人,除了孫寶琦和張昭德事前知道一些外,其它幾個對這事竟然是一無所知。不過,任誰聽到這個消息,也都是興高采烈。藏區的不穩定,早就是華夏的老問題了。以往,藏區就是個半獨立的狀態,甚至可以說,更多是象一個藩國的形式存在著。

所有參會人員裏,臉色最苦的無疑是張昭德。現在的藏區,從財政角度來說,那純是個賠錢貨。不管搞那樣,都是淨投入,至於說收入——稅收,拜托你睡醒了嗎?第二個頭疼的,是茅以升,因為楊寰宇告訴他,要他規劃修建蘭州到拉薩的鐵路。實話說,茅以升對這個要求是不以為然的。

“主席,這條鐵路可不好修,而且耗資巨大。問題是,這條路修好以後沒效益啊!藏區有什麼大宗貨物要運出啦嗎?還是我們這裏有大宗貨物要運過去?”茅以升實在是想不明白楊寰宇為什麼急於造這條鐵路。

“這條鐵路的建造,經濟利益的角度並不是當前最主要的,重要的在於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有了這條鐵路,從政治意義上來說,會讓藏區和內地的聯係更加緊密和便捷,對內地和藏區的物資交流也更方便,更關鍵的是,在新疆方向上,麵向歐亞大陸的通道之外,開辟了第二條麵向歐亞的通道。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楊寰宇解釋他的這個要求的出發點。

想到現在北方特區在中東的幾個海外基地,加上楊寰宇強調的戰略意義。在座的人似乎明白了點什麼,又似乎什麼都沒明白。因為似乎明白的那點意味,有些太過大膽和不可思議了。當南方的南京政府和南方各省還在為幾省之地混戰的時候,眼前這位年輕的主席就在為對外擴張布局嗎?從戰略角度來講,與英國人以印度為跳板染指藏區一樣,反過來,這是想以藏區為跳板,染指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