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比這更好的處置辦法嗎?沒有!所以,爭吵了半天的貴族們,終於全都噤聲了。熱振提議出兵的幾個地方,都是離昌都不遠的地方。如果昌都失守,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們幾個地方。所以,他們也沒什麼好說的,增援對他們來說,責無旁貸。那些高喊議和的人,看到不需要他們出兵,自然也就就坡下驢。
從昌都周邊,藏軍湊了四個代本五千人馬,增援昌都,這四個代本加上在昌都的五代本,統一歸昌都總管,噶廈索南旺堆指揮。這讓正準備跑路的索南旺堆心裏大罵了熱振好半天,原本,昌都總管雖然是索南旺堆,可駐守昌都的軍事長官是五代本的桑珠。守衛昌都在索南旺堆看來,那就是桑珠的事情,來瑪渡口一失守,索南旺堆就讓家裏的管家,把家裏的財產往拉薩的家裏轉移了,他本人也做好了隨時開溜的準備。可熱振的這個提議,讓他瞬間從昌都的最高行政長官,變成了最高軍政長官。這放在平時,當然是件好事,可在這大兵壓境的時候,自然是件壞的不能再壞的事了,這怎麼能不讓他破口大罵?但事已至此,索南旺堆隻能守在昌都,籌劃怎麼和王瓚緒的五十四師作戰。
增援來得是林芝的三代本,波密的九代本,類烏齊的十四代本和洛隆的七代本。這四個代本裏,林芝過來的三代本算是最強的有二千人。索南旺堆把他們留在昌都守城,另外三個代本,兵力都在一千左右,索南旺堆把九代本派往妥壩,接應守江達的桑珠。另外,把留守昌都的五代本剩餘人馬和十四代本,一起派去江達,增強江達的守衛力量。七代本做為機動兵力,先放在昌都,看具體戰況再做決定。這樣一來,在王瓚緒進攻路線上,藏軍也算是布置了一個階梯防禦的陣型,一線江達守軍約三千,中間的妥壩有一千,守衛昌都也有三千。
不過,五十四師在渡過金沙江後似乎並沒有急於進攻江達。而是派出兩個個團,沿著金沙江向南掃蕩,輕易攻克沒多少守軍的貢覺和武成,兵鋒直指江芒康。王瓚緒可沒想強攻昌都,他的打算是從南麵藏軍兵力薄弱處入手,在南麵渡過瀾滄江和怒江,迂回到洛隆。直接切斷昌都守軍的後撤之路,把昌都的藏軍直接包圍起來,打個殲滅戰。
開始的時候,索南旺堆對王瓚緒的五十四師向南掃蕩沒太在意,他一門心思的關注著紮營在來瑪渡口的五十四師主力的動向。等到瀾滄江下遊的左貢被占領的時候,他才發覺到不妙。左貢西北的八宿隻有二百藏軍駐守,而八宿再過來,波密和洛隆以及類烏齊的守軍都來了昌都,那裏幾乎就沒兵駐守。這樣一來,自己的退路就斷了,除非往青海跑,這顯然是不可能。那麼,現在是留在昌都繼續守下去,還是趁類烏齊沒丟,往類烏齊撤退?波密和洛隆丟臉隻是被切斷了萬林芝的退路,自己還能從類烏齊,往那曲方向撤。要是連類烏齊也丟臉,那就連撤往那曲的路也斷了,馬上就會陷入包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