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內閣裏的爭論(1 / 2)

英國倫敦的唐寧街十號,英國首相拉姆齊·麥克唐納主持召開了特別會議。樞密院議長下議院領袖鮑德溫、財政大臣張伯倫、國防協作大臣查特菲爾德勳爵、殖民地大臣菲爾爵士、陸軍參謀長蒙蒂爾上將、皇家海軍參謀長佩裏海軍上將等等。會議主題,自然就是發生在中東的意外。

“我就不明白,艾倫比想幹什麼?也門的事情和他有什麼關係?現在該怎麼辦?整個中東,除了美索不達米亞,其它地方我看不到任何價值。”殖民地大臣菲爾無疑是反對艾倫比這種無事生非的行動。

“漢誌吞並了也門,將會直接威脅到亞丁保護地的安全,那裏是紅海出印度洋的門戶,也是我們重要的海上要隘。華夏軍隊出現在那裏,明顯對控製紅海感興趣。佩裏上將,您覺得是不是?所以,我不覺得艾倫比的行為有什麼不妥。”蒙蒂爾上將顯然是想幫艾倫比說話,為此,他不惜低下身段,向佩裏示好,希望拉上佩裏一起支持艾倫比的行動。

“你的這個說法毫無依據。華夏如果對紅海有企圖,他們的海軍軍港就不會租借在達曼了,他們會把軍港租借在吉達。我認為,華夏更看重的是波斯灣地區可能蘊藏的石油,就像我們看重美索不達米亞一樣。”國防協作大臣查特菲爾德是個文官,但不證明他對中東的情況一無所知。

“你們的爭論毫無意義,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如何解決出現在也門的華夏軍隊問題,而不是追究艾倫比插手也門事務是否合適的問題。”本屆政府的實際控製者,保守黨領袖鮑德溫用手上的煙鬥敲了敲桌子,慢條斯理的說道。

“我看,我們首先是要搞清楚,華夏人的意圖是什麼?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在中東,漢誌吞並掉也門之後,在他的周圍,已經全部是我們大英帝國的領地了。如果,我們的態度不夠強硬,可能會助長那些貝都因人的貪婪的野心。”首相麥克唐納表示了他的擔憂,卻沒表明他對這件事的態度。

“不管華夏人目的是什麼,我們現在適合發起一場戰爭嗎?我們有錢打仗嗎?到現在,我們對世界形勢的判斷,都是十年內不會發生大的戰爭。所以,我們的軍隊,武器裝備還都是戰爭結束時,留下來的庫存。我們現在連日益增多的時也工人的救濟金都發不出來,將軍們,你們認為這個時候合適和華夏軍隊開戰嗎?”財政大臣張伯倫顯然是反對與華夏發生衝突,他看著蒙蒂爾上將和佩裏上將問道。

與楊寰宇擔心的情況不同。這個時候的英國主政的幾位主要人物,都不願意用戰爭的方式來解決衝突。他們采取的策略就是前世日後被廣為詬病的綏靖主義,現在在首相官邸裏參加會議的,鮑德溫和張伯倫正是把綏靖主義走到極致的人物。不過楊寰宇對這段曆史是真的不了解,假如他能了解的話,他在中東的態度還會更強硬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