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想我們不必在這裏做這些毫無根據的猜測。不過,我認為你有句話說的很正確,我們看上去,沒必要再為什麼時候對漢誌采取軍事行動而頭疼了。”艾倫比從地圖邊踱了回來。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等有了進一步的情報,我再和你通報。”威廉·亨利轉身向外走。
經過三天的密切協商,楊寰宇代表華夏和漢誌王國簽署了《利雅得條約》,條約分公開條約和秘密條約兩部分。
在公開條約中,華夏將在農業和工業等經濟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華夏和漢誌將共同出資組建華漢資源投資公司做為漢誌國家投資公司,雙方股權各占50%,另外,華夏還獲得了在漢誌領土範圍內99年的探礦權和優先開采權,所得收益將按照華漢資源投資公司的股權比例分配。在教育領域,華夏每年將提供一萬個名額,供漢誌派遣留學生前往華夏學習各類工程技術。華夏將在漢誌的杜爾瑪租借土地建設華夏國防軍的軍事基地,租借期99年。目的是保護華夏在漢誌的各項投資。
在秘密條約中,華夏在杜爾瑪的基地中,常規駐軍不得超過8000人,華夏將派遣軍事顧問團幫助漢誌訓練漢誌國防軍,在十年內,整訓出十個陸軍師和一個裝甲師以及一個炮兵師。在漢誌獲得出海口後,華夏將租借港口做為海軍地基,常規駐軍不得超過5000人,做為回報,華夏海軍將幫助漢誌訓練漢誌海軍,並向漢誌出售軍艦。條約還規定,在漢誌本土遭受攻擊時,華夏國防軍有義務與漢誌軍隊共同承擔防禦責任。
當然,象現在提供的用於漢誌平叛的武器軍火這些並沒有在條約中體現。並且,楊寰宇沒有答應為漢誌訓練空軍。理由當然也很正當,華夏不想在中東地區引發和英法之間的軍備競賽。英法並沒有在中東地區駐紮空軍,一旦漢誌裝備空軍,勢必引發英法的擔憂,不利於伊本·沙特一統阿拉伯的大業。
盡管條約需要經過漢誌王室和華夏的批準才能最終生效。但伊本·沙特有足夠的權威代表漢誌王室,所等的不過就是華夏國會的批準了。條約一經公布,立刻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這是華夏第一次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這是否標誌著華夏國防軍在楊寰宇這位年輕的將軍引領下,邁開了向外擴張的腳步?”《紐約時報》的疑問。
“日不落帝國在中東,迎來了新對手。大英帝國準備好了嗎?”《泰晤士報》驚呼。
“波拿巴皇帝預言的那隻沉睡著的獅子終於醒了,他將為這個世間帶來什麼?驚喜?災難?”《費加羅報》在猜測。
一片喧囂聲中,楊寰宇準備啟程回國,與他同行的是伊本·沙特26歲的二兒子,漢誌王國的王儲,利雅得總督沙特·本·阿卜杜拉和他的兄弟,22歲的四王子費薩爾·本·阿卜杜拉。他們將跟隨楊寰宇前往華夏,進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