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裝甲師的師長林忠和徐庭瑤是同學,都是保定第三期的畢業生。不過,他從國防軍第四師成立開始就是在徐庭瑤的手下,徐庭瑤任第四師師長的時候他是第一零一團的團長,後來升任第四師的參謀長。當第四師擴編成第一裝甲軍時,他獲任第五十七師師長。
第七十三師在南溝苦戰,林忠很清楚。他的裝甲師隱藏在阿城西北,哈吉屯一帶的密林裏。這裏距南溝陣地也就不足四十公裏的距離。在這樣寂靜的冬天的夜晚,站在高處,甚至可以隱隱約約的看到南溝一帶炮火的閃光和隱隱的炮聲。
不過讓他焦急的是,他設在榆樹通往哈爾濱的必經之路太平橋的潛伏哨,至今尚未發現榆樹方向日軍的動作。按照事先下達的作戰命令,五十七師要等日軍在和他東北方向,在於達屯一帶布防的第八十師交火之後,從進攻日軍的側翼,由西向東橫掃日軍,把進攻的日軍圍殲掉。可南溝那邊都打了兩天了,而在榆樹一帶的日軍依然沒有任何動作。
徐庭瑤也在指揮部裏焦急的等待著,日軍在榆樹這一路要是再這樣按兵不動的話,最多再兩天,七十三師就難以支撐下去了。在一旁的德國軍事觀察團的成員們也緊張的圍著地圖商討著。
在觀察團裏,古德裏安的關注重點一直是五十七師的動向。他曾向徐庭瑤提出建議,不管日軍的想法,直接利用裝甲兵的機動優勢,揮軍直接攻打吉林和新京,反過來調動日軍,在日軍的奔命的途中,切斷和消滅日軍。不過,徐庭瑤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不是不想,是兵力太少,無法實施這樣大規模的戰役。
就在徐庭瑤想要改變作戰計劃的時候,終於在太平橋的偵察哨傳來了日軍出動的消息。從得知日軍分兵兩路出擊的消息後,徐庭瑤製定的作戰計劃就是建立在日軍聲東擊西的假設上的。徐庭瑤認定,在這次日軍的大舉進攻中,哈爾濱城內的日軍第十師團不會坐視觀戰的,他們一定會配合某一路日軍,兩麵夾擊裏應外合的。
南溝戰鬥打響後,城內的第十師團並沒有反應,這讓徐庭瑤愈加認定,他們是在等待榆樹的這一路日軍的進攻。可榆樹這一路遲遲未動,徐庭瑤心裏也覺得沒底。都有了讓五十七裝甲師出擊去包抄南溝之敵的後路的打算了。那樣做,戰果會小很多,不過倒也能解決目前的被動狀態。現在,日軍出動了,徐庭瑤暗地裏舒了一口氣,還好,總算忍住了,這會,不但要給小鬼子一個教訓,沒準還能借機收服哈爾濱,隻要城內的第十師團敢出來,就絕對讓他們回不去。
林忠也是同樣的興奮,終於到了可以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國防軍的裝甲部隊,除了當年在庫倫,圖哈切夫斯基率軍進攻蒙古時,小試過一次牛刀外,基本都是在蒙古草原上訓練。這次對日作戰,才是裝甲部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亮相。林忠又怎麼可能不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