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北京保衛戰(六)(2 / 2)

“嗯,我想國會裏的這幫議員裏,不乏親日分子。我在國會質詢時的回答,估計很快就會傳到日本人的耳朵裏。我們倒是真的可以利用一下。有人願意做蔣幹,可真能讓我們省不少事呢。”楊寰宇越想越開心,忍不住嘿嘿的幹笑了幾聲。

“嗯,對頭!日本人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在國會質詢的時候,提供誤導他們的假情報。”閻錫山也反應了過來,這下他覺得更輕鬆了,忍不住掏出煙來,散了一圈,劃著火柴,自己點上了一根。

“我會著重強調一下,國防軍如果能有充足的軍需補給的話,打敗奉軍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以我們現有的工業生產能力,我們無法做到這點。所以,國防軍想真正形成戰鬥力,還至少需要五至十年。而我們現有的一些新式飛機等武器,脩於化工煉油等工廠的生產能力,也無法支持戰爭的需要。”楊寰宇憋著笑,故作嚴肅地說道。但微微上翹的嘴角,怎麼也掩飾不住心裏那份高興,讓人怎麼看都象一隻偷吃了雞的小狐狸。

商量好了應對國會的辦法,楊寰宇自然又熄了心裏那個現在就想辦法解散掉國會的念頭。國會裏的那些親日派們既然還有這麼個用處,那就讓他們再多存在一段時間好了。等到日本人鑽進圈套,給我提供動手的借口以後,這些人要是再唧唧歪歪反對對日本人動武,到時再收拾這些人好了。楊寰宇心裏暗暗的發著狠。

接下去的事情就好辦了。楊寰宇讓副官王以哲整理了一份華夏兵工廠的生產數據,當然,這裏並沒有包含張家口那家秘密工廠的資料。在國會裏,麵對議員們質詢,裝模作樣的發表了一通解釋。看著他那張年輕而嚴肅的麵孔,以及從他嘴裏蹦出來的一個個數據,質詢的議員們突然發現,他們自以為事是的把柄竟然如此可笑。當然,這也難怪,畢竟這些議員們大多都是些文人,既不懂軍事,又不懂經濟。被楊寰宇嘴裏說出來的數據一繞,早已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了。想反駁也行,麻煩你們說說我的那個數據不準確先?他們搞不明白,也隻好老老實實的閉嘴。

不過有一點他們還是聽明白了,那就是楊寰宇有意灌輸給他們的一個意識。國防軍不是打不過奉軍,而是武器彈藥這些太缺乏,現在華夏的工業能力,支撐不住國防軍應對戰爭的需要。當然,在質詢會結束之後,這個說法也傳到了日本人的耳中。

看來華夏國防軍能打硬仗的,是真的沒幾個師啊,而且這幾個師還都安排在了蘇俄邊境。其它的國防軍作戰能力不過就是和奉軍半斤八兩的水平。對於奉軍的作戰能力了如指掌的日本人這下終於放下心來,國防軍也就象程咬金一樣,隻有唬人的三板斧而已麼。而當初在膠東之戰中,力主停戰的日本第六師團師團長小池安之和第七師團師團長麻生太郎在獲得這個消息後,羞愧的幾乎要自己剖腹。好在時隔已久,最後還是辭職轉入預備役了事。

當然,楊寰宇的說法,同樣也通過日本人傳到了京津戰場上,奉軍的總指揮官張漢卿的耳朵裏。本來已萌生退意的張漢卿得到這個消息,不由得又生出了一些希望,這北京城還是有希望最終控製住的啊,無非是看誰能堅持住,奉天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彈藥不夠的話,不是還有日本人支持嗎?那就接著打,沒準再打下去,國防軍就要崩潰了。不過,保險起見,還得再從關外抽調一些部隊入關。隻要把在北京外圍的國防軍打退,這北京城大約就是張家的了。張漢卿如是想。